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题像」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center><img src=https://gd-hbimg.huaban.com/f965676ab5c010faa7859fb1230d44df891eb0d18e64a-YMp9Rw_fw240webp width="280"></center>
+
|<center><img src=https://pic.quanjing.com/83/kf/QJ6185698561.jpg?x-oss-process=style/350h width="320"></center>
<small>[https://huaban.com/pins/2435486801 来自  花瓣 网 的图片]</small>
+
<small>[https://m.quanjing.com/tupian/yijingshuimoshanshuihua%7C6.html 来自  全景视觉 网 的图片]</small>
 
|}
 
|}
  

於 2024年6月20日 (四) 17:48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題像》是一首中國古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三百零五篇[1],古稱《詩》或《詩三百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一句。

題像

詩歌歷史

起源:古時候,信息技術不發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信息非常不方便,於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2]》:「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它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後發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歐洲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吉爾、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詩歌發展經歷了《詩經》→ 《楚辭》→漢賦→漢樂府詩→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的發展歷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