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广饶县英才中学”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广饶县英才中学'''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地处广饶县县城东新区。 ==办学历史== 2017年8月学校成立。 ==办学条…”)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img.tukuppt.com/bg_grid/09/71/63/KWogKey4QW.jpg!/fh/350 width="280"></center>
 +
<small>[https://www.tukuppt.com/sochahua/jiaoshijie/__zonghe_0_0_0_0_0_0_5.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广饶县英才中学'''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地处广饶县县城东新区。
 
'''广饶县英才中学'''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地处广饶县县城东新区。

2024年6月21日 (五) 12:14的版本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广饶县英才中学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地处广饶县县城东新区。

办学历史

2017年8月学校成立。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3万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164人。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1700名。

广饶县英才中学坐落于广饶县城东新区中心位置——傅家路585号,属教育局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国办全日制[2]初级中学。

英才中学是由县城西部、东部两大学区,经过多年、多所学校更名、更址合并而成,承载着早期县城区教育的浓厚沉淀与文化底蕴。学校最早可追溯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在县城西部学区建立的广饶“县立第一初级小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更名为“县立毗卢阁小学”,后迁址西关老当铺。1948年12月,毗卢阁小学更名为“广饶城关完小”。初中班最早设立于1951年春,县教育科指示城关完小附设初中班1个,招收学生48人,后编入新成立“广饶中学”,城关完小因让址广饶中学迁回毗卢阁旧址。初中学段正式招生始于1965年7月,“广饶县城郊区农业中学”成立,招生范围为县直机关、城关19个行政村及朱家公社、宋王公社、杜宋公社属地学生,址于尹培庄园。1966年10月,城郊区农中更名为抗大农中。1969年,抗大农中迁入城关完小院内。1972年,抗大农中与城关完小合并,更名为“广饶抗大农中”。1979年,抗大农中确定为县重点学校,更名为“广饶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广饶县广饶镇中心学校”,初中部后称“广饶镇中心初中”。东部学区,1966年,“朱家公社农中”成立,招生范围涵盖朱家公社、梧村公社与蒋尧、张庄、阜城店一带。1970年12月,梧村联中成立,朱家农中更名为“朱家联中”。1974年8月,大路联中并入梧村联中。1980年8月,阜城店联中并入朱家联中。1994年7月,朱家初中、梧村初中合并成立“广饶镇城东中学”, 址于花苑路487号。2005年12月,县城小学、初中教育资源整合,广饶镇中心初中与广饶镇城东中学合并成立“广饶一中初中部”,址于城东中学原址。

2007年,广饶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整体规划城东新区学校布局,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广饶县第二实验中学(建设初期称谓),址于县城傅家路585号,由一中初中部与县实验二小合并而成。同年5月19日开工建设,至年底完成办公楼1栋、教学楼2栋。2008年1月,广饶一中初中部与县实验二小迁入。2008年5月,县政府正式命名学校为“广饶县英才学校”。2008年底,英才学校初中部校舍主体工程及部分配套工程、幼儿园等全部竣工。2010年4月,小学部建设工程启动,2011年9月竣工使用。至此,广饶县英才学校成为广饶县第一所初中、小学、幼儿园分区施教,一体化管理的十二年一贯制国办学校。

2017年8月17日,根据广编发〔2017〕29号文件《关于广饶县英才学校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批示》,广饶县英才学校撤销,初中部改制成立“广饶县英才中学”,小学部复称“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