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广饶县英才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5: 行 5:
 
|}
 
|}
  
'''广饶县英才中学'''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地处广饶县县城东新区。
+
'''广饶县英才中学'''位于[[ 山东省]][[ 东营市]] 广饶县,地处广饶县县城东新区。
  
 
==办学历史==
 
==办学历史==
  
2017年8月学校成立。
+
2017年8月[[ 学校]] 成立。
  
 
==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ref>[https://www.sohu.com/a/417797930_781004 建筑面积规则大全 ],搜狐,2020-09 </ref>3.53万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164人。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1700名。
+
 学校占地8.3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ref>[https://www.sohu.com/a/417797930_781004 建筑面积规则大全 ],搜狐,2020-09 </ref>3.53万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164人。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1700名。
  
 广饶县英才中学坐落于广饶县城东新区中心位置——傅家路585号,属教育局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国办全日制<ref>[http://www.gaosan.com/gaokao/253899.html 全日制是什么意思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什么区别],高三网, 2019-08-06</ref>初级中学。
+
 广饶县英才中学坐落于广饶县城东新区中心位置——傅家路585号,属教育局直属公益一类[[ 事业单位]] ,国办全日制<ref>[http://www.gaosan.com/gaokao/253899.html 全日制是什么意思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什么区别],高三网, 2019-08-06</ref>初级中学。
  
 英才中学是由县城西部、东部两大学区,经过多年、多所学校更名、更址合并而成,承载着早期县城区教育的浓厚沉淀与文化底蕴。学校最早可追溯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在县城西部学区建立的广饶“县立第一初级小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更名为“县立毗卢阁小学”,后迁址西关老当铺。1948年12月,毗卢阁小学更名为“广饶城关完小”。初中班最早设立于1951年春,县教育科指示城关完小附设初中班1个,招收学生48人,后编入新成立“广饶中学”,城关完小因让址广饶中学迁回毗卢阁旧址。初中学段正式招生始于1965年7月,“广饶县城郊区农业中学”成立,招生范围为县直机关、城关19个行政村及朱家公社、宋王公社、杜宋公社属地学生,址于尹培庄园。1966年10月,城郊区农中更名为抗大农中。1969年,抗大农中迁入城关完小院内。1972年,抗大农中与城关完小合并,更名为“广饶抗大农中”。1979年,抗大农中确定为县重点学校,更名为“广饶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广饶县广饶镇中心学校”,初中部后称“广饶镇中心初中”。东部学区,1966年,“朱家公社农中”成立,招生范围涵盖朱家公社、梧村公社与蒋尧、张庄、阜城店一带。1970年12月,梧村联中成立,朱家农中更名为“朱家联中”。1974年8月,大路联中并入梧村联中。1980年8月,阜城店联中并入朱家联中。1994年7月,朱家初中、梧村初中合并成立“广饶镇城东中学”, 址于花苑路487号。2005年12月,县城小学、初中教育资源整合,广饶镇中心初中与广饶镇城东中学合并成立“广饶一中初中部”,址于城东中学原址。
+
 英才中学是由县城西部、东部两大学区,经过多年、多所学校更名、更址合并而成,承载着早期县城区教育的浓厚沉淀与文化底蕴。学校最早可追溯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在县城西部学区建立的广饶“县立第一初级小学”。[[ 民国]] 二十三年(1934年)春,更名为“县立毗卢阁小学”,后迁址西关老当铺。1948年12月,毗卢阁小学更名为“广饶城关完小”。初中班最早设立于1951年春,县教育科指示城关完小附设初中班1个,招收学生48人,后编入新成立“广饶中学”,城关完小因让址广饶中学迁回毗卢阁旧址。初中学段正式招生始于1965年7月,“广饶县城郊区农业中学”成立,招生范围为县直机关、城关19个行政村及朱家公社、宋王公社、杜宋公社属地学生,址于尹培庄园。1966年10月,城郊区农中更名为抗大农中。1969年,抗大农中迁入城关完小院内。1972年,抗大农中与城关完小合并,更名为“广饶抗大农中”。1979年,抗大农中确定为县重点学校,更名为“广饶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广饶县广饶镇中心学校”,[[ 初中]] 部后称“广饶镇中心初中”。东部学区,1966年,“朱家公社农中”成立,招生范围涵盖朱家公社、梧村公社与蒋尧、张庄、阜城店一带。1970年12月,梧村联中成立,朱家农中更名为“朱家联中”。1974年8月,大路联中并入梧村联中。1980年8月,阜城店联中并入朱家联中。1994年7月,朱家初中、梧村初中合并成立“广饶镇城东中学”, 址于花苑路487号。2005年12月,县城小学、初中教育资源整合,广饶镇中心初中与广饶镇城东中学合并成立“广饶一中初中部”,址于城东中学原址。
  
2007年,广饶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整体规划城东新区学校布局,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广饶县第二实验中学(建设初期称谓),址于县城傅家路585号,由一中初中部与县实验二小合并而成。同年5月19日开工建设,至年底完成办公楼1栋、教学楼2栋。2008年1月,广饶一中初中部与县实验二小迁入。2008年5月,县政府正式命名学校为“广饶县英才学校”。2008年底,英才学校初中部校舍主体工程及部分配套工程、幼儿园等全部竣工。2010年4月,小学部建设工程启动,2011年9月竣工使用。至此,广饶县英才学校成为广饶县第一所初中、小学、幼儿园分区施教,一体化管理的十二年一贯制国办学校。
+
2007年,广饶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整体规划城东新区学校布局,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 义务教育]] 学校——广饶县第二实验中学(建设初期称谓),址于县城傅家路585号,由一中初中部与县实验二小合并而成。同年5月19日开工建设,至年底完成办公楼1栋、教学楼2栋。2008年1月,广饶一中初中部与县实验二小迁入。2008年5月,县政府正式命名学校为“广饶县英才学校”。2008年底,英才学校初中部校舍主体工程及部分配套工程、幼儿园等全部竣工。2010年4月,小学部建设[[ 工程]] 启动,2011年9月竣工使用。至此,广饶县英才学校成为广饶县第一所初中、小学、幼儿园分区施教,一体化管理的十二年一贯制国办学校。
  
2017年8月17日,根据广编发〔2017〕29号文件《关于广饶县英才学校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批示》,广饶县英才学校撤销,初中部改制成立“广饶县英才中学”,小学部复称“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
+
2017年8月17日,根据广编发〔2017〕29号文件《关于广饶县英才学校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批示》,广饶县英才学校撤销,初中部改制成立“广饶县英才中学”,[[ 小学]] 部复称“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4年6月21日 (五) 14:23 的最新修訂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廣饒縣英才中學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地處廣饒縣縣城東新區。

辦學歷史

2017年8月學校成立。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8.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53萬平方米。學校有教職工164人。現有39個教學班,學生1700名。

廣饒縣英才中學坐落於廣饒縣城東新區中心位置——傅家路585號,屬教育局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國辦全日制[2]初級中學。

英才中學是由縣城西部、東部兩大學區,經過多年、多所學校更名、更址合併而成,承載着早期縣城區教育的濃厚沉澱與文化底蘊。學校最早可追溯至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在縣城西部學區建立的廣饒「縣立第一初級小學」。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春,更名為「縣立毗盧閣小學」,後遷址西關老當鋪。1948年12月,毗盧閣小學更名為「廣饒城關完小」。初中班最早設立於1951年春,縣教育科指示城關完小附設初中班1個,招收學生48人,後編入新成立「廣饒中學」,城關完小因讓址廣饒中學遷回毗盧閣舊址。初中學段正式招生始於1965年7月,「廣饒縣城郊區農業中學」成立,招生範圍為縣直機關、城關19個行政村及朱家公社、宋王公社、杜宋公社屬地學生,址於尹培莊園。1966年10月,城郊區農中更名為抗大農中。1969年,抗大農中遷入城關完小院內。1972年,抗大農中與城關完小合併,更名為「廣饒抗大農中」。1979年,抗大農中確定為縣重點學校,更名為「廣饒縣城關鎮中心學校」「 廣饒縣廣饒鎮中心學校」,初中部後稱「廣饒鎮中心初中」。東部學區,1966年,「朱家公社農中」成立,招生範圍涵蓋朱家公社、梧村公社與蔣堯、張莊、阜城店一帶。1970年12月,梧村聯中成立,朱家農中更名為「朱家聯中」。1974年8月,大路聯中併入梧村聯中。1980年8月,阜城店聯中併入朱家聯中。1994年7月,朱家初中、梧村初中合併成立「廣饒鎮城東中學」, 址於花苑路487號。2005年12月,縣城小學、初中教育資源整合,廣饒鎮中心初中與廣饒鎮城東中學合併成立「廣饒一中初中部」,址於城東中學原址。

2007年,廣饒縣委、縣政府及縣教育局整體規劃城東新區學校布局,高標準、高起點建設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廣饒縣第二實驗中學(建設初期稱謂),址於縣城傅家路585號,由一中初中部與縣實驗二小合併而成。同年5月19日開工建設,至年底完成辦公樓1棟、教學樓2棟。2008年1月,廣饒一中初中部與縣實驗二小遷入。2008年5月,縣政府正式命名學校為「廣饒縣英才學校」。2008年底,英才學校初中部校舍主體工程及部分配套工程、幼兒園等全部竣工。2010年4月,小學部建設工程啟動,2011年9月竣工使用。至此,廣饒縣英才學校成為廣饒縣第一所初中、小學、幼兒園分區施教,一體化管理的十二年一貫制國辦學校。

2017年8月17日,根據廣編發〔2017〕29號文件《關於廣饒縣英才學校機構編制事項調整的批示》,廣饒縣英才學校撤銷,初中部改制成立「廣饒縣英才中學」,小學部復稱「廣饒縣第二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