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坝村(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桂头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大坝村 </big>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 <small>[…”)
 
SYM對話 | 貢獻
 
行 3: 行 3: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大坝村 </big>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大坝村 </big> '''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
+
|  
<smal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行 16: 行 15:
 
|}
 
|}
  
'''大坝村'''隶属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桂头镇,位于省道S248线傍,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毗邻武江河。全村有5个村小组,共411户, 总人口1541人,其中贫困户8 户,贫困人口35 人,村党员33人。  <ref>[  (附图)], </ref>
+
'''大坝村'''隶属[[ 广东省]] 韶关市乳源县[[ 桂头镇]] ,位于省道S248线傍,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毗邻武江河。全村有5个村小组,共411户, 总人口1541人,其中贫困户8 户,贫困人口35 人,村党员33人。   
 
 
 
 
  
 +
=简介=
 +
大坝村位于省道S248线傍,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毗邻武江河。全村有5个村小组,共411户, 总人口1541人,其中贫困户8 户,贫困人口35 人,村党员33人。农业耕地面积1629亩,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蔬菜]]等为补充产业。主要[[经济]]来源一是种植业,二是外出务工。08年,村民经济年收入4140.3元。 受历史、区位、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坝村至今仍较为贫困。该村村民文化素质较低,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为主,种植技术落后,土地产出率较低,且缺乏拓宽市场销售渠道,产出农副产品在周边县镇销售,难以形成规模产业,农民增产增收缓慢。村内公共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为改变村庄的贫困面貌,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打造“一村一品”为切入点,积极打造大坝蔬菜种植基地,探索建立“支部+协会”发展模式,成立大坝蔬菜协会,为菜农提供市场信息和种植技术指导;大力实施村道硬底化工程,方便村民外销农副产品;充分利用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村民开展种养技术培训,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为使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初步拟定今后脱贫工作思路:一是完善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修建农田灌溉水利设施,解决蔬菜种植基地地势比武江河高,无法灌溉耕地问题;三是继续开展农业种养实际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来源=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於 2024年6月26日 (三) 13:11 的最新修訂

大壩村

中文名 :大壩村

所屬地區: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桂頭鎮

大壩村隸屬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桂頭鎮,位於省道S248線傍,距鎮政府駐地約3公里,毗鄰武江河。全村有5個村小組,共411戶, 總人口1541人,其中貧困戶8 戶,貧困人口35 人,村黨員33人。

簡介

大壩村位於省道S248線傍,距鎮政府駐地約3公里,毗鄰武江河。全村有5個村小組,共411戶, 總人口1541人,其中貧困戶8 戶,貧困人口35 人,村黨員33人。農業耕地面積1629畝,農業生產以水稻為主,蔬菜等為補充產業。主要經濟來源一是種植業,二是外出務工。08年,村民經濟年收入4140.3元。 受歷史、區位、環境等因素影響,大壩村至今仍較為貧困。該村村民文化素質較低,以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為主,種植技術落後,土地產出率較低,且缺乏拓寬市場銷售渠道,產出農副產品在周邊縣鎮銷售,難以形成規模產業,農民增產增收緩慢。村內公共基礎設施薄弱,村民生產生活條件較差。 為改變村莊的貧困面貌,在黨委、政府的關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以打造「一村一品」為切入點,積極打造大壩蔬菜種植基地,探索建立「支部+協會」發展模式,成立大壩蔬菜協會,為菜農提供市場信息和種植技術指導;大力實施村道硬底化工程,方便村民外銷農副產品;充分利用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組織村民開展種養技術培訓,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為使村民早日脫貧致富,初步擬定今後脫貧工作思路:一是完善村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二是修建農田灌溉水利設施,解決蔬菜種植基地地勢比武江河高,無法灌溉耕地問題;三是繼續開展農業種養實際技術培訓和勞務輸出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