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沁阳市朱载堉学校」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5: 行 5:
 
|}
 
|}
  
'''沁阳市朱载堉学校'''位于沁阳市中原路(工业路)与建设路交叉口,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占地116亩,现有教职工142人,学生2850人。
+
'''沁阳市朱载堉学校'''位于[[ 沁阳市]] 中原路(工业路)与建设路交叉口,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占地116亩,现有教职工142人,学生2850人。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学校建有1栋综合楼、3栋教学楼、1栋艺体楼、2栋宿舍楼、1栋两层学生餐厅,可容纳学生3000余名,满足2000名学生食宿。配备有标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微机室、舞蹈教室、室外活动场(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室内球类馆(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和天文观景台。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重德育 重能力 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载誉再出发”为校训<ref>[https://www.sohu.com/a/149203292_551789 世界名校的经典校训,每一句都蕴含很多道理 ],搜狐,2017-06-15</ref>,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 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河南省基础教育品牌,争创全国知名学校。
+
 学校建有1栋综合楼、3栋教学楼、1栋艺体楼、2栋宿舍楼、1栋两层学生餐厅,可容纳学生3000余名,满足2000名学生食宿。配备有标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微机室、舞蹈教室、室外活动场(足球、[[ 篮球]] 、网球、[[ 羽毛球]] 、乒乓球)、室内球类馆(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和天文观景台。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重德育 重能力 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载誉再出发”为校训<ref>[https://www.sohu.com/a/149203292_551789 世界名校的经典校训,每一句都蕴含很多道理 ],搜狐,2017-06-15</ref>,致力于[[ 培养]] 具有“家国情怀 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河南省基础教育品牌,争创全国知名学校。
  
 
==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
  
 沁阳市朱载堉学校位于建设路和中原路交叉口,共有51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学校环境优美,设备设施齐全。近年来,我校秉承“载誉再出发”的办学理念,坚定办学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以教育信息化<ref>[https://www.sohu.com/a/528983253_120778246 信息化是什么?内涵包括哪些],搜狐,2022-03-11 </ref>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实践探寻着一条“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管理精细化、教师研训专业化、学生发展个性化、校园文化精品化、家长学校规范化”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之路。根据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我校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在硬件建设上,上求支持、下挖潜力;在软件建设上,明确责任、发挥专长;在管理运用上,建章立制、注重实效。
+
 沁阳市朱载堉学校位于建设路和中原路交叉口,共有51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学校环境优美,设备设施齐全。近年来,我校秉承“载誉再出发”的办学理念,坚定办学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以教育[[ 信息化]]<ref>[https://www.sohu.com/a/528983253_120778246 信息化是什么?内涵包括哪些],搜狐,2022-03-11 </ref>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实践探寻着一条“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管理精细化、教师研训专业化、学生发展个性化、校园文化精品化、家长学校规范化”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之路。根据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我校积极推进[[ 数字化]] 校园创建工作,在硬件建设上,上求支持、下挖潜力;在软件建设上,明确责任、发挥专长;在管理运用上,建章立制、注重实效。
  
 
==一、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石==
 
==一、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石==
  
 计算机办公师机比1:1,拥有独立的网络中心机房,校园网络千兆接入,wifi和校园监控全覆盖。拥有数字图书馆1个,计算机教室1个,创客教室1个,录播互动教室1个,27个班级配备智慧黑板,22个班级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
 计算机办公师机比1:1,拥有独立的网络中心机房,校园网络千兆接入,wifi和校园监控全覆盖。拥有数字图书馆1个,计算机教室1个,创客教室1个,录播互动教室1个,27个班级配备[[ 智慧]] 黑板,22个班级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为全体师生开通了沁教云网络学习空间。依托沁教云,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涵盖微课程、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等碎片化资源20余万个,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编写;建立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校园电视台,开展校务管理,展示师生优秀作品和信息。
+
 为全体师生开通了沁教云网络学习空间。依托沁教云,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涵盖微课程、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等碎片化资源20余万个,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编写;建立学校网络[[ 学习]] 空间、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校园电视台,开展校务管理,展示师生优秀作品和信息。
  
 在创客教室中配备科技创新等器材,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客活动。
+
 在创客教室中配备科技创新等器材,安排专业[[ 教师]] ,指导学生开展创客活动。
  
 
==二、信息化应用到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深度融合==
 
==二、信息化应用到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深度融合==
  
 整合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助手、微课平台、教学评估、综合素质评价和企业级微信等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评价的深度融合。
+
 整合网络学习[[ 空间]] 、教学助手、微课平台、教学评估、综合素质评价和企业级微信等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评价的深度融合。
  
1.网络备课。整合国家、省、市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教师借助沁教云人人通平台,直接获取课件、教案、图片、音频等各种优质资源,在线上进行二次复备,同时将复备的资源共享给全市教师,有效的提升了备课效率和质量。
+
1.网络备课。整合国家、省、市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教师借助沁教云人人通平台,直接获取课件、教案、图片、音频等各种优质资源,在线上进行二次复备,同时将复备的资源共享给全市教师,有效的提升了备课[[ 效率]] 和质量。
  
2.网络教学。借助互动课堂和鸿合智慧课堂,管理课程资源,监控学生学习流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展网络直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精准辅导。
+
2.网络教学。借助互动课堂和鸿合智慧课堂,管理课程资源,监控学生学习流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展网络直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对[[ 学生]] 精准辅导。
  
3.网络教研。将线下的质量评估教室和质量评估系统相结合,采取在线和离线两种形式,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听评课,有效的提升了薄弱教师的授课水平。借助cctalk和人人通空间开展联盟内的网络教研活动。
+
3.网络教研。将线下的质量评估教室和[[ 质量]] 评估系统相结合,采取在线和离线两种形式,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听评课,有效的提升了薄弱教师的授课水平。借助cctalk和人人通空间开展联盟内的网络教研活动。
  
4.课堂教学。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每学期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示范课、观摩课和达标课三轮赛课活动,教师借助网络学习空间等,精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线上监测、统计分析、即时反馈、微课录制等,实现了学生个性、探究和合作学习。
+
4.课堂教学。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每学期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示范课、观摩课和达标课三轮赛课活动,教师借助网络学习空间等,精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线上监测、[[ 统计]] 分析、即时反馈、微课录制等,实现了学生个性、探究和合作学习。
  
5.教育管理。(1)教务管理。通过沁教云和鸿合智慧课堂,对考务安排、成绩分析、排课等教务实现线上管理。(2)行政管理。利用沁教云学校空间和企业微信,进行线上公文流转、公章管理、信息发布等。(3)财务管理。运用河南财政预算执行系统进行财务管理。(4)人事管理。运用人事工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等对教师档案和绩效进行管理。(5)学生管理。利用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和河南省贫困生识别系统,实现对学生基础信息、奖惩和困难信息的管理、维护。(6)设备资产管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校产管理。
+
5.教育管理。(1)教务管理。通过沁教云和鸿合智慧课堂,对考务安排、成绩分析、排课等教务实现线上管理。(2)行政管理。利用沁教云学校空间和企业微信,进行线上公文流转、公章管理、[[ 信息]] 发布等。(3)财务管理。运用河南财政预算执行系统进行财务管理。(4)人事管理。运用人事工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等对教师档案和绩效进行管理。(5)学生管理。利用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和河南省贫困生识别系统,实现对学生基础信息、奖惩和困难信息的管理、维护。(6)设备资产管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校产管理。
  
6.教学评价。(1)教师发展性评价。学校利用沁教云平台、教育质量评价系统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对教师发展进行精准记录、评价。(2)学校发展性评价。沁阳市教体局利用网络督导APP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系统,实现对学校教学质量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等。
+
6.教学评价。(1)教师发展性评价。学校利用沁教云平台、教育质量评价系统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对教师发展进行精准记录、评价。(2)学校发展性评价。沁阳市教体局利用网络督导APP和教育[[ 质量]] 综合评价系统,实现对学校教学质量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等。
  
7.生活服务。(1)利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家长可以即时查看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点滴表现,家长辅助教师进行评价,同教师进行线上交流。在云助教上开设了家长学校,进行家庭教育。(2)学生通过沁教云、抖音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可以随时查看学校风采和资源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空间和微信群中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
+
7.生活服务。(1)利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家长可以即时查看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点滴表现,家长辅助教师进行评价,同教师进行线上交流。在云助教上开设了家长学校,进行[[ 家庭教育]] 。(2)学生通过沁教云、抖音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可以随时查看学校风采和资源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空间和微信群中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
  
 
==三、师生信息素养培养到位,确保信息技术应用取得实效==
 
==三、师生信息素养培养到位,确保信息技术应用取得实效==
行 45: 行 45:
 
1.教师信息素养高,管理和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1.教师信息素养高,管理和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规划能力,能够对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做出准确研判,优化管理流程,指导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多次在全国和省市会议上,介绍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经验。技术人员服务意识强,能够独立对教育技术装备、资源和环境进行设计、管理和维护。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高,所有教师能够熟练使用智慧黑板、电子白板、ppt、和录屏软件等信息技术,积极利用数字教材、智慧中小学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和微课程等开展学科教学。
+
 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 信息技术]] 应用规划能力,能够对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做出准确研判,优化管理流程,指导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多次在全国和省市会议上,介绍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经验。技术人员服务意识强,能够独立对教育技术装备、资源和环境进行设计、管理和维护。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高,所有教师能够熟练使用智慧黑板、电子白板、ppt、和录屏软件等信息技术,积极利用数字教材、智慧中小学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和微课程等开展学科教学。
  
 
2.学生信息素养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学生信息素养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每周在各年级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夯实学生信息素养;在学科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应用电子书、网络学习空间、cctalk等平台,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所有学生能利用数字教材和经过审批的学习类APP,进行自主学习;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编程、信息素养、电子板报等信息技术类比赛。
+
 学校每周在各年级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夯实学生[[ 信息]] 素养;在学科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应用电子书、网络学习空间、cctalk等平台,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所有学生能利用数字教材和经过审批的学习类APP,进行自主学习;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编程、信息素养、电子板报等信息技术类比赛。
  
 目前,学生能够健康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学习效率高。2023年我校学生任紫涵在第二十三届河南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微视频(网络素养专项)一等奖。
+
 目前,学生能够健康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 学习]] ,学习效率高。2023年我校学生任紫涵在第二十三届河南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微视频(网络素养专项)一等奖。
  
 
==四、织密网络防线,筑牢安全屏障到位,确保良好教育环境==
 
==四、织密网络防线,筑牢安全屏障到位,确保良好教育环境==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制定了《沁阳市朱载堉学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建立了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信息处统一分配学校办公室和教室电脑IP地址,为每台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和还原系统,实名制管理。配备专门的网络中心机房,安排三名专人负责学校网络安全及设备维护,定期开展防火墙、三层交换机及网络行为安全软件等维护。安装了40个视频监控,实现校园全覆盖,与当地公安部门安防系统互联互通。每个月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网络安全测评,纳入教师绩效。
+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制定了《沁阳市朱载堉学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建立了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信息处统一分配学校办公室和[[ 教室]] 电脑IP地址,为每台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和还原系统,实名制管理。配备专门的网络中心机房,安排三名专人负责学校网络安全及设备维护,定期开展防火墙、三层交换机及网络行为安全软件等维护。安装了40个视频监控,实现校园全覆盖,与当地公安部门安防系统互联互通。每个月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网络安全测评,纳入教师绩效。
  
 
==五、保障机制建设到位,抓好教育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
 
==五、保障机制建设到位,抓好教育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
  
1.组织建设。成立由一把手任主任的学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设立信息处,选聘信息技术应用好的骨干教师,具体负责信息化工作应用建设、考核。
+
1.组织建设。成立由一把手任主任的学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设立信息处,选聘信息技术应用好的骨干教师,具体负责[[ 信息化]] 工作应用建设、考核。
  
2.全员培训。每月对教师进行一次信息化专题培训,积极组织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省市各类信息技术培训,每半年对教师进行全员信息化考核,每学年组织教师参加沁阳市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合格率达100%。
+
2.全员培训。每月对教师进行一次信息化专题培训,积极组织教师、[[ 管理]] 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省市各类信息技术培训,每半年对教师进行全员信息化考核,每学年组织教师参加沁阳市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合格率达100%。
  
3.制度建设。制定《沁阳市朱载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善了《朱载堉学校信息化量化积分管理办法》和《沁阳市朱载堉网络学习空间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教师信息化应用进行综合评价,与绩效工资挂钩,规定教师信息化积分排名不在全校前三分之一的,本年度不得评优评先和晋级。同时,每学年对信息化应用好的教师进行表彰。
+
3.制度建设。制定《沁阳市朱载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 计划]] ,完善了《朱载堉学校信息化量化积分管理办法》和《沁阳市朱载堉网络学习空间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教师信息化应用进行综合评价,与绩效工资挂钩,规定教师信息化积分排名不在全校前三分之一的,本年度不得评优评先和晋级。同时,每学年对信息化应用好的教师进行表彰。
  
4.资金投入。每学期,投入学校总经费的10%,用于学校信息化硬件和软件采购、运维、培训等。
+
4.资金投入。每学期,投入学校总经费的10%,用于学校信息化硬件和软件采购、运维、[[ 培训]] 等。
  
5.多方协商。在沁阳市教体局的领导下,与北京麦励、鸿合派等公司合作,积极构建校政企三方协同机制。
+
5.多方协商。在沁阳市教体局的领导下,与[[ 北京]] 麦励、鸿合派等公司合作,积极构建校政企三方协同机制。
  
 展望未来,沁阳市朱载堉学校将紧紧围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三全两高一大”目标上下功夫,补齐数字校园建设短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和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展望未来,沁阳市朱载堉学校将紧紧围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三全两高一大”目标上下[[ 功夫]] ,补齐数字校园建设短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和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4年6月27日 (四) 13:06 的最新修訂

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沁陽市朱載堉學校位於沁陽市中原路(工業路)與建設路交叉口,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占地116畝,現有教職工142人,學生2850人。

學校簡介

學校建有1棟綜合樓、3棟教學樓、1棟藝體樓、2棟宿舍樓、1棟兩層學生餐廳,可容納學生3000餘名,滿足2000名學生食宿。配備有標準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微機室、舞蹈教室、室外活動場(足球、籃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室內球類館(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和天文觀景台。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重德育 重能力 重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以「載譽再出發」為校訓[1],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 世界眼光」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造河南省基礎教育品牌,爭創全國知名學校。

辦學理念

沁陽市朱載堉學校位於建設路和中原路交叉口,共有51個教學班,2800餘名學生,學校環境優美,設備設施齊全。近年來,我校秉承「載譽再出發」的辦學理念,堅定辦學思想,堅持改革創新,以教育信息化[2]推動教育現代化,促進學校管理方式的轉變,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努力實踐探尋着一條「學校建設標準化、學校管理精細化、教師研訓專業化、學生髮展個性化、校園文化精品化、家長學校規範化」的全面、和諧、持續發展之路。根據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我校積極推進數字化校園創建工作,在硬件建設上,上求支持、下挖潛力;在軟件建設上,明確責任、發揮專長;在管理運用上,建章立制、注重實效。

一、基礎設施建設到位,夯實信息化發展基石

計算機辦公師機比1:1,擁有獨立的網絡中心機房,校園網絡千兆接入,wifi和校園監控全覆蓋。擁有數字圖書館1個,計算機教室1個,創客教室1個,錄播互動教室1個,27個班級配備智慧黑板,22個班級全部安裝了交互式電子白板。

為全體師生開通了沁教雲網絡學習空間。依託沁教雲,建立了校本教學資源庫,涵蓋微課程、教學設計、課件、習題等碎片化資源20餘萬個,師生可以隨時隨地訪問、編寫;建立學校網絡學習空間、微信公眾號、抖音公眾號、校園電視台,開展校務管理,展示師生優秀作品和信息。

在創客教室中配備科技創新等器材,安排專業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創客活動。

二、信息化應用到位,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管理深度融合

整合網絡學習空間、教學助手、微課平台、教學評估、綜合素質評價和企業級微信等平台,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管理評價的深度融合。

1.網絡備課。整合國家、省、市基礎教育資源平台,教師藉助沁教雲人人通平台,直接獲取課件、教案、圖片、音頻等各種優質資源,在線上進行二次復備,同時將復備的資源共享給全市教師,有效的提升了備課效率和質量。

2.網絡教學。藉助互動課堂和鴻合智慧課堂,管理課程資源,監控學生學習流程,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開展網絡直播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對學生精準輔導。

3.網絡教研。將線下的質量評估教室和質量評估系統相結合,採取在線和離線兩種形式,隨時隨地進行線上聽評課,有效的提升了薄弱教師的授課水平。藉助cctalk和人人通空間開展聯盟內的網絡教研活動。

4.課堂教學。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每學期在全體教師中開展示範課、觀摩課和達標課三輪賽課活動,教師藉助網絡學習空間等,精準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線上監測、統計分析、即時反饋、微課錄製等,實現了學生個性、探究和合作學習。

5.教育管理。(1)教務管理。通過沁教雲和鴻合智慧課堂,對考務安排、成績分析、排課等教務實現線上管理。(2)行政管理。利用沁教雲學校空間和企業微信,進行線上公文流轉、公章管理、信息發布等。(3)財務管理。運用河南財政預算執行系統進行財務管理。(4)人事管理。運用人事工資數據庫管理系統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系統等對教師檔案和績效進行管理。(5)學生管理。利用全國中小學學籍管理系統和河南省貧困生識別系統,實現對學生基礎信息、獎懲和困難信息的管理、維護。(6)設備資產管理。利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系統,進行校產管理。

6.教學評價。(1)教師發展性評價。學校利用沁教雲平台、教育質量評價系統和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對教師發展進行精準記錄、評價。(2)學校發展性評價。沁陽市教體局利用網絡督導APP和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系統,實現對學校教學質量動態監測、綜合分析等。

7.生活服務。(1)利用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家長可以即時查看學生德智體美勞的點滴表現,家長輔助教師進行評價,同教師進行線上交流。在雲助教上開設了家長學校,進行家庭教育。(2)學生通過沁教雲、抖音公眾號、微信公眾號,可以隨時查看學校風采和資源庫中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在空間和微信群中對學生進行在線輔導。

三、師生信息素養培養到位,確保信息技術應用取得實效

1.教師信息素養高,管理和教學能力顯著提升

管理人員具有很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規劃能力,能夠對學校信息技術發展現狀做出準確研判,優化管理流程,指導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多次在全國和省市會議上,介紹學校信息技術應用經驗。技術人員服務意識強,能夠獨立對教育技術裝備、資源和環境進行設計、管理和維護。教師信息技術素養高,所有教師能夠熟練使用智慧黑板、電子白板、ppt、和錄屏軟件等信息技術,積極利用數字教材、智慧中小學平台、網絡學習空間和微課程等開展學科教學。

2.學生信息素養高,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學校每周在各年級開設1節信息技術課,夯實學生信息素養;在學科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應用電子書、網絡學習空間、cctalk等平台,培養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所有學生能利用數字教材和經過審批的學習類APP,進行自主學習;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編程、信息素養、電子板報等信息技術類比賽。

目前,學生能夠健康的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學習,學習效率高。2023年我校學生任紫涵在第二十三屆河南省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榮獲微視頻(網絡素養專項)一等獎。

四、織密網絡防線,築牢安全屏障到位,確保良好教育環境

學校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制定了《沁陽市朱載堉學校網絡安全應急預案》,建立了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網絡安全工作體系。信息處統一分配學校辦公室和教室電腦IP地址,為每台電腦安裝殺毒軟件和還原系統,實名制管理。配備專門的網絡中心機房,安排三名專人負責學校網絡安全及設備維護,定期開展防火牆、三層交換機及網絡行為安全軟件等維護。安裝了40個視頻監控,實現校園全覆蓋,與當地公安部門安防系統互聯互通。每個月對全體教師進行一次網絡安全測評,納入教師績效。

五、保障機制建設到位,抓好教育信息化發展頂層設計

1.組織建設。成立由一把手任主任的學校現代教育信息技術中心,設立信息處,選聘信息技術應用好的骨幹教師,具體負責信息化工作應用建設、考核。

2.全員培訓。每月對教師進行一次信息化專題培訓,積極組織教師、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參加省市各類信息技術培訓,每半年對教師進行全員信息化考核,每學年組織教師參加沁陽市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合格率達100%。

3.制度建設。制定《沁陽市朱載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與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完善了《朱載堉學校信息化量化積分管理辦法》和《沁陽市朱載堉網絡學習空間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對教師信息化應用進行綜合評價,與績效工資掛鈎,規定教師信息化積分排名不在全校前三分之一的,本年度不得評優評先和晉級。同時,每學年對信息化應用好的教師進行表彰。

4.資金投入。每學期,投入學校總經費的10%,用於學校信息化硬件和軟件採購、運維、培訓等。

5.多方協商。在沁陽市教體局的領導下,與北京麥勵、鴻合派等公司合作,積極構建校政企三方協同機制。

展望未來,沁陽市朱載堉學校將緊緊圍繞《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在「三全兩高一大」目標上下功夫,補齊數字校園建設短板,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管理平台,持續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和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