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櫻花·

於 2024年6月27日 (四) 18:13 由 芳香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來自網絡 的圖片

中國山櫻花(Cerasus serrulata)一種.

是薔薇科櫻屬幾種植物的統稱。

據《Flora of China》記載全世界約150種,我國有約50種。

我國是櫻花的現代分布中心和多樣化保存中心。

據中國櫻花產業協會執行主席、廣州天適集團董事長何宗儒介紹計.

櫻花在中國分布很廣,北起黑龍江、華北各省,南至海南、雲南、廣東、廣西,西到青海、甘肅、新疆。

通俗地說,中國人培育、種植的櫻花就是中國櫻花。

據日本學者撰著權威性櫻花專著《櫻大鑒》記載,櫻花原生中國,最早是從喜馬拉雅山脈傳入日本的。

目錄

起源

據日本學者撰著權威性櫻花專著《櫻大鑒》記載,櫻花原生中國,最早是從喜馬拉雅山脈傳入日本的。

據相關文獻資料考證,中國栽種櫻花至今為兩千餘年歷史,日本栽種櫻花的歷史至今僅為千餘年,比中國整整晚了一千年。

分布

據《Flora of China》記載全世界約150種,我國有約50種。

我國是櫻花的現代分布中心和多樣化保存中心。

廣東、海南分布的野生櫻花主要有海南櫻花(C. hainanensis)、鐘花櫻花(C. campanulata)、尾葉櫻花(C. dielsiana)長尾毛柱櫻花(C. pogonostyla)、襄陽山櫻花 (C. cyclamina)、麥李櫻花 (C. glandulosa)。

歷史文化

早在2500多年前的東周時期,《禮記·月令》已有關於櫻桃的記載,"仲夏之月,天子饈以含桃,先薦寢廟"。

秦漢時期 ,櫻花栽培應用於宮苑之中。

至漢唐,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園。

盛唐時期,已流行"櫻花節",出遊賞櫻已成為百姓的幸福生活方式。

據記載,唐宋時期,吟誦櫻花的詩歌多達700多首,包括李白、白居易、李商隱等等詩人大家都有大量關於櫻花的佳作存世。

元代名士張茂卿"櫻花勝於聲色"的傳奇故事更是收於明人編撰的《花史》中廣為流傳。

形態特徵

專指山櫻花(Cerasus serrulata)一種; 廣義:是薔薇科(Rosaceae)櫻屬(Cerasus)植物的總稱。

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紫褐色,有光澤,單葉互生,邊緣有鋸齒,葉柄、托葉和鋸齒常有腺體。

花兩性,先葉開放或花葉同放,花有梗,常數朵着生在傘形、傘房狀或短總狀花序上.

有白、淡粉、紅、紫紅、綠色等,單瓣或重瓣。花期1月底-翌年4月中旬;核果圓卵形;果熟時黑色,果期4-5月。

生活習性

中國櫻花性喜陽光和濕潤氣候;有一定耐寒力和耐旱力.

不耐水濕和鹽鹼,最適pH範圍是5.5-6.5;對煙塵、不良氣體抗性較弱.

不耐修剪,切忌過度修剪;淺根系,對海潮風抗性較弱;喜歡深厚、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櫻花品種

按適宜種植區域分:

南方品種:[1]

南國早櫻、中國紅、廣州櫻、五彩櫻、富貴櫻、小喬、福祿壽

北方品種:貂蟬、楊貴妃、西施、昭君櫻

栽培管理

春季和秋冬均可進行栽植,但以秋冬栽植為宜.

因為落葉後至嚴冬到來之前進行秋栽苗木根部傷口可當年癒合,並能萌發部分新根,有利於第二年的加速生長。

土壤要求及改良措施

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5-6.5的壤土。

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採用高栽法,即把整個栽植穴墊平後,再在上面堆土栽苗。

北方地區鹼性土壤,需要時硫磺粉或硫酸亞鐵等調節PH值至6左右。

每平方米施硫磺粉2克,有效期1-2年,同時每年測定,使ph值不超過7。

酸性土壤則常用鹼石灰對土壤進行改良。

日常養護

澆水:"見干見濕,澆則澆透"

施肥:基肥,花前、花後、生長期追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