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伶人軼事:一曲《掃花》酬知音
掃花 |
清朝伶人軼事:一曲《掃花》酬知音人的職業有差別,人的人格無區分。
中國社會,自古以來,為了維護統治基礎、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度。
帝制崩壞時日已久,等級制度的遺毒仍然沒有消減的明顯跡象,或許,那是滲透到骨子裡的劣根。
等級制度的表現,就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然後,依照等級,衡定所謂的貴與賤。
時代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那些以自以為是的等級優越來歧視他人者,從邏輯上看,其實,他們首先是對自身的輕賤。關於這一點,此處不展開。
從歷史來看,很多時候,一切最低級的醜事,卻讓那些自以為高級的人給做盡了。
從歷史來看,大多情況下,一些最高尚的行為,卻發生在那些被認為是低等的人身上。
這裡,來講一個清朝伶人的軼事,既是看往事,也是看人事。 ,本篇即據此成文。
不知何故,猜想,或許是為了避諱,筆記作者孫靜庵對於文中所記人物的名姓 讀清人筆記,孫靜庵(生平未詳)的《棲霞閣野乘》卷下有《記某伶事》一節都沒有名示。在寫作本文的過程中,我查閱了相關資料,文中人物的身份,可以根據史料確認,並找出他的姓名。基於尊重原文、尊重筆記作者初心,文中人物,我也就按照筆記所載的稱呼行文了。[1]
話說,清朝的某伶,其容貌俊朗,技藝精湛。最初的時候,他在陝西遊走謀生。
陝西這個地方呢,有它自己的地方戲曲。秦人愛好秦聲,以秦腔為本地的時尚。
某伶呢,他是從南方來的,他所熟習的是南音。
以精湛的南音,去了西北,在喜好地方戲曲秦腔的陝西謀生,這就像是拿了草鞋去冬天雪地中叫賣,想一想,都是沒有市場的。
某伶在陝西的日子裡,生活十分艱困,甚至連衣食都沒有着落。
當時,在陝西有一樂部(古代泛指歌舞戲曲演出單位。根據上下文看,此樂部應該是官方的歌舞戲曲演出單位。),在當地的演劇界首屈一指。某伶為生活所迫,不得已,為了討個活口,就投入這一樂部之中謀生。
因為某伶只會南音,對秦腔並不擅長,所以,在這一樂部當中,其他伶人對他冷嘲熱諷的人還真不少。一般情況下,這一樂部里有演出時,也不會安排他登台。
有一次,正好趕上陝西巡撫宴請方伯(即布政使),宴會之上,少不了樂舞戲曲表演。正好,某伶所在的這一樂部值班,由這一樂部負責此次宴會的演出。
巡撫宴請方伯,地方上的官員及屬從全部都匯集在這一酒會上。
這位方伯呢,就是平陽(地名)中丞(官名,詳下)。
平陽,當在今溫州轄內;中丞,明、清兩代稱巡撫為中丞。故而,這位平陽中丞應該是官至巡撫的平陽人(不一定是籍貫,也可能是出生或者成長地。)。
當值的樂部演了幾折秦腔後,平陽中丞有些聽不下去了。
根據上文所述,平陽中丞為南人,對北聲可能不習慣,也不喜歡。聽了幾折秦腔之後,他就有些不耐煩了,於是,問道:
「不知道樂部之中有沒有能唱崑曲的?」
平陽中丞問完,這一樂部之中,開始並沒有人應對。
某伶所擅長的南音,正是崑曲。他聽見平陽中丞問崑曲,見樂部無人接應,於是,他就一個人出來答話道:
「能」
樂部之中的曹長見某伶應答,說自己能唱崑曲,他本來是要制止的,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堂上的大人,已經發話,召呼某伶登堂獻唱了。
某伶登堂,請問平陽中丞,要聽哪一出。
平陽中丞發話,某伶領命開唱。他這一開口,平陽中丞便面露喜色。滿座地方上的官員屬從,見平陽中丞聽得如痴如醉,大家也一起跟着傾耳細品了。
某伶剛唱完一闋,平陽中丞說道:
「停一下,笛子和板的工尺(宮調系統)不協調,其他樂器也沒有一個可以合上音階和節奏的,這怎麼能夠發揮演唱者的長處和優點呢?」
然後,他吩咐道:
「去,把我的家樂叫過來!」
隨後,平陽中丞的家樂就過來了,他們給某伶伴奏。
平陽中丞讓某伶演唱《掃花》一出。
(查崑曲劇目,《邯鄲記》中,有《掃花》一出,不知是不是此文中的《掃花》?《邯鄲記》,是明代傳奇劇本,湯顯祖著,也是《臨川四夢》之一,取材於唐代沈既濟傳奇小說《枕中記》,盧生夢中行賄中式,出將入相,一門榮華,在官場傾軋中遭貶,後復官,醒來卻身在邯鄲旅店中,終於大悟,出家學道,共三十齣,崑曲舞台上常演的有《掃花》、《三醉》、《番兒》、《雲陽》、《法場》 等折。)
某伶習練崑曲已久,技藝精湛,在陝西無人欣賞,長時間沒有表演的機會。這一次,機緣巧合,竟然被平陽中丞點到,而且,還有平陽中丞的家樂伴奏,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啊。某伶很想藉此一展歌喉,表現一下自己個功力和能耐。另外,某伶來陝西之後,一來無人可以領會崑曲的精美;二來,在樂部之中,多受同行的排斥與壓制;三來,他在這邊的生活非常困苦,很不如意;這種種的坎坷,種種的磨難,都讓他心中憤憤、懷內鬱積,但是,沒有發揮的舞台,一腔憂憤無處傾瀉、一身技藝無從施展,真是痛苦啊!
終於,有行家欣賞、有專業伴奏,有地方官員雲集的舞台,某伶一切的一切,在這個時候,全用崑曲展演、全用歌喉吐露。那唱腔一出,淋漓頓挫,曲盡其妙。對平陽中丞而言,不啻天籟之音重見人間。
這美妙的崑曲,讓平陽中丞神魂不守,他都起身離席,有融入曲調的傾向。
平陽中丞在音聲方面非常有造詣,號稱是音樂戲曲方面的行家裡手。
在座的官員們見平陽中丞對某伶的演唱是如此地傾倒、這般地沉醉,大家也都對某伶嘖嘖稱讚,誇獎某伶的技藝絕妙。
一曲歌罷,自巡撫以下,賞給某伶的纏頭有上千兩銀子。
到了第二天,某伶已經聲震長安,成了名噪全城的藝人了。
自此以後,這一樂部中的伶人,對於某伶,都是小心謹慎地對待,大家對他都非常謙恭尊敬。
後來,某伶拿着平陽中丞幫他寫的信,來到了京師。在京師之中,很多達官貴人對某伶都是愛賞有加。
京師大的宴集聚會,大家對會說:如果沒有某郎(指某伶)來表演,那麼宴飲都不熱鬧、沒面子、不歡快……
正因為如此,某伶的名聲就更加顯著了。
過了幾年以後,平陽中丞升遷,成了陝西的巡撫。在任職期間,平陽中丞因為冒帳貪污的事情東窗事發,被清廷逮捕,並押禁在京師的刑部大獄之中。
平陽中丞的家產,全部被沒收充公。
平陽中丞的眷屬,皆因其案件的羈絆,滯留在京中。
沒有平陽中丞的供給,眷屬的衣食全都成了問題,沒辦法解決。眷屬們無路可走,只能互相面對,痛苦憂傷。
有一天,忽然一個僕夫打聽到了平陽中丞眷屬的處所,說是主人吩咐,前來探望,他還告訴平陽中丞的夫人,說是自己的主人已經為夫人找了一處安養的住宅。
然後,經過這位僕夫的安排,招呼來車馬,將平陽中丞的眷屬送到了安養的住宅。
平陽中丞的眷屬到了住宅之後,發現那住宅屋宇非常精美,裡面吃的米麵、燒的柴禾,用的器具,以至於簸箕、笤帚等,全部齊備。但是,就是不知道那位僕夫的主人是誰。
此時,平陽中丞的案子已經判定,他按罪是被處以死刑,要被砍頭的。
平陽中丞被押禁到刑部大獄之後,在獄中呆了很久。這期間,他生平的那些故人、舊交、同僚,幾乎沒有人去探望過他。
有一天早上起來,突然有人來獄中探望平陽中丞。那人到了獄中,哭着拜倒在平陽中丞的面前,久久不能起身。
那人哭了很久,等到他起身的時候,平陽中丞才認出,原來,來人正是某伶。
這時候,某伶已經不再唱戲做伶人很久了,他已經退出伶人的行當了。現在,他在京中當富人。
平陽中丞夫人及眷屬安養的住宅,就是某伶幫她們置辦的。
於是,某伶又安排人在獄中為平陽中丞準備了酒菜,他準備為平陽中丞最後再唱崑曲《掃花》一出。
(《掃花》一出,若果真是《邯鄲記》中的摺子,那麼,這與本文的聯繫更緊密了,想想《掃花》的劇情,想想平陽中丞遭際,不正是一枕黃粱夢嗎?)
剛唱了半闋,平陽中丞大哭,某伶就止住聲音,不再唱下去了。兩人相對,眼淚就像穿起來的珠子,斷不了線。
打這以後,某伶每天早晚都會來獄中,看顧平陽中丞的冷暖,伺候平陽中丞的飲食,比那些孝子對親人的侍奉還要周到。
平陽中丞行刑當天,某伶為他準備了棺槨,將他厚斂。之後,他又全權負責,安排護送平陽中丞的靈柩和妻子兒女一同返回故里。他還為平陽中丞的眷屬準備了家居的費用,估計這些費用夠她們以後的生活用度後,他才放心。
後來,某伶的去向無人知曉,也無人知道他的結局如何。
人常說,知己難求、知音難覓。這天下,也只有對知己的感懷,才會讓人沒世難忘。
可惜的是,平陽中丞只夠當某伶的知音。他要是能當民眾的知音,那該有多好啊!
「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回首望崖州。」唐李德裕對貧寒士子的愛護,竟得如此高譽。
嗚呼!
李德裕的高德,真是讓人想見其風采啊!
這又是怎樣的人物啊!
附文中相關資料:
【巡撫】中國明、清時地方軍政大員之一,又稱撫台,是巡視各地軍政、民政的大臣。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得名。清代,地方大員的品級為:總督,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從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正二品。巡撫,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正二品。總督官銜略高於巡撫,前期督權遠過於撫權,如兩江總督按例兼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兩撫即不再聽命於總督。北周與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撫之事,系臨時差遣,「巡撫」亦未成為官名。
【承宣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制,於各地置行中書省。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後陸續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宣德(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公元1426年~公元1435年)以後因軍事需要,專設總督、巡撫等官,都較布政使為高。清代始正式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名的按察使並稱兩司。清聖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後,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均為從二品。但江南省(後分為安徽、江蘇兩省)、陝西省(後分為陝西、甘肅兩省)和湖廣省(後分為湖南、湖北兩省)設有兩布政使。二司的長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台、臬台。一般省里設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第三個負責指揮軍事,很少參與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
【中丞】官名,漢代御史大夫下設兩丞,一稱御史丞,一稱御史中丞。中丞因居殿中而得名。掌管蘭台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因負責察舉非案,所以又稱御史中執法。東漢以來,御史大夫轉為大司空,以中丞為御史台長官。唐、宋兩代雖然設置御史大夫,也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職。明代改御史台為都察院,都察院的副職都御史即相當於前代的御史中丞。明、清兩代常以副都御史或僉都御使出任巡撫,清代各省巡撫例兼右都御史銜,因此明、清巡撫也稱中丞。
【工尺】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各個音的總稱,也是樂譜上各個記音符號的總稱。符號各個時代不同,現在通用的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
中國傳統音樂中,在笛上翻七調的宮調系統。唐、宋以前,俗字譜(燕樂半字譜,或稱古工尺譜)一般用固定唱名法;歌舞伎音樂被戲曲音樂代替以後,近代工尺譜為適應不同角色採用同一唱腔的需要與便利,逐漸改用可動唱名法。由此,應運而生的即工尺七調。這種民間宮調系統,重宮而不重調。七調只為表明調高(宮音位置)而設,其調式涵義一般只隱藏在「煞聲」(具體曲調的結音)中。
【李德裕】(公元787年~公元85 0年),字文饒,唐代贊皇人,出身於名門望族,宰相李吉甫之子。少好學,以父蔭補校書郎,唐穆宗時,擢為翰林學士,累遷為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常常援助那些出身寒微的讀書人,後被被貶為崖州司戶,士子們都為此垂淚。當時有人作詩云:「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