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心永存,靈根不朽(王永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詩心永存,靈根不朽》是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詩心永存,靈根不朽
——淺析彭承緒主編《悼念葉嘉瑩先生》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葉嘉瑩先生的一生,是獻身於古典詩詞研究與傳承的一生。她的離去,不僅是學術界的巨大損失,更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篇章的落幕。彭承緒主編的《悼念葉嘉瑩先生》一詩,以其深情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對葉先生的深切緬懷與敬意。這首詩不僅展現了詩人對葉先生偉大貢獻的高度評價,也寄託了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殷切期望。
從詩的思想內涵看
1. 漂泊與歸鄉:「南奔西走半飄零,暮歲思鄉歸國門。」(彭承緒《悼念葉嘉瑩先生》)這兩句詩開篇即點明了葉嘉瑩先生一生的經歷與心境。葉先生早年漂泊海外,歷經風雨,晚年終於回到祖國,實現了她畢生的心愿。這裡的「南奔西走」與「半飄零」不僅描繪了葉先生的流離失所,更隱含了她對故土的深深眷戀。「暮歲思鄉歸國門」則表達了葉先生晚年回歸故土的決心與渴望,正如杜甫所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葉先生的歸鄉之路,不僅是物理上的回歸,更是精神上的歸宿。
2. 傳道授業,薪火相傳:「結社修書培德樹,開壇傳道播靈根。」(彭承緒《悼念葉嘉瑩先生》)這兩句詩高度概括了葉嘉瑩先生在學術和教育領域的貢獻。葉先生不僅致力於古典詩詞的研究,還積極推廣詩詞教育,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學者和學生。這裡的「結社修書」指的是葉先生創辦學術團體、編撰著作,「培德樹」則象徵着她為後人樹立了道德與學術的榜樣。「開壇傳道」和「播靈根」則進一步強調了葉先生作為文化傳播者的角色,她不僅傳授知識,更傳遞了文化的靈魂與精髓。正如韓愈所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葉先生正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師者,她的教誨如同春風化雨,滋潤了無數學子的心田。
3. 學術成就與崇高地位:「勞心宋雨稱翹楚,入夢唐風享至尊。」(彭承緒《悼念葉嘉瑩先生》)這兩句詩讚美了葉嘉瑩先生在古典詩詞研究領域的卓越成就。葉先生對宋詞和唐詩的研究尤為深入,被譽為該領域的翹楚。「宋雨」和「唐風」分別象徵着宋代和唐代的文化氛圍,而「勞心」則體現了葉先生在學術研究中的辛勤付出。「稱翹楚」和「享至尊」則表達了她在學術界的地位和影響力。正如杜甫所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題》)葉先生的學術成就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樹立了新的標杆。
從詩人表現手法看
1. 對仗工整,意境深遠:彭承緒在這首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對仗手法,使得詩歌結構嚴謹,節奏感強。例如,「結社修書培德樹,開壇傳道播靈根」和「勞心宋雨稱翹楚,入夢唐風享至尊」這兩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意象豐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強調了葉先生在學術和教育領域的貢獻,後者則突出了她在學術界的崇高地位。通過對仗的運用,詩人不僅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也使讀者更容易感受到葉先生的偉大與不凡。
2. 意象豐富,象徵深刻:詩中運用了多個富有象徵意義的意象,如「南奔西走」、「半飄零」、「歸國門」、「結社修書」、「開壇傳道」、「宋雨」、「唐風」等。這些意象不僅生動地描繪了葉嘉瑩先生的一生經歷,還賦予了詩歌更深層次的含義。例如,「南奔西走」和「半飄零」象徵着葉先生的漂泊生涯,而「歸國門」則表達了她對故土的眷戀;「結社修書」和「開壇傳道」則象徵着她對學術和教育的執着追求;「宋雨」和「唐風」則象徵着她對古典詩詞的深厚造詣。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詩人成功地將葉先生的形象與詩歌的主題緊密結合起來,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詩人的意圖。
3. 情感真摯,哀而不傷:儘管這是一首悼亡詩,但彭承緒並沒有過多渲染悲傷的情緒,而是以一種平和而深沉的態度表達了對葉嘉瑩先生的懷念與敬意。詩中的情感表達既真摯又含蓄,既有對葉先生離去的悲痛,也有對她偉大貢獻的讚美。尤其是最後一聯「今失曲星悲淚灑,唯將秋葉寄孤魂」,既表達了詩人對葉先生去世的悲痛之情,又寄託了對她的深切緬懷。這裡的「曲星」象徵着葉先生在學術界的崇高地位,而「秋葉」則象徵着生命的輪迴與永恆。詩人通過這一意象,表達了對葉先生的敬意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正如蘇軾所言:「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從詩人情感表達看
1. 深切的緬懷與敬意:整首詩充滿了對葉嘉瑩先生的深切緬懷與敬意。詩人通過回憶葉先生的一生經歷,表達了對她無私奉獻和偉大成就的欽佩之情。尤其是在最後一聯「今失曲星悲淚灑,唯將秋葉寄孤魂」中,詩人直接表達了對葉先生去世的悲痛之情,同時也寄託了對她深深的思念。這種情感表達既真摯又含蓄,既表達了對葉先生的懷念,也傳遞了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2. 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殷切期望:除了對葉嘉瑩先生的緬懷與敬意,詩中還蘊含了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殷切期望。葉先生一生致力於古典詩詞的研究與傳播,她的離去不僅是學術界的損失,更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篇章的落幕。因此,詩人在表達對葉先生的懷念的同時,也呼籲更多的人繼承她的遺志,繼續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正如杜甫所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人希望更多的學者和學子能夠像葉先生一樣,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3. 生命的輪迴與永恆:詩中的「秋葉」意象不僅象徵着葉嘉瑩先生的生命終結,也暗示了生命的輪迴與永恆。秋葉雖然凋零,但它最終會融入大地,成為新的生命的養分。這與葉先生的一生形成了呼應:她雖然離開了人世,但她留下的精神遺產將永遠激勵着後人。正如王維所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葉先生的一生雖然結束了,但她的精神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成為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史上的一座豐碑。
總之,彭主編這首詩不僅是一首悼亡之作,更是一首對傳統文化傳承的呼喚,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思考。我也希望這篇評析能夠幫助更多讀者更好地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涵、表現手法和情感表達,感受葉先生的偉大與不凡。
附原文鏈接:彭承緒【詩歌】悼念葉嘉瑩先生(外一首)[1]
作者簡介
王永波,男,江蘇淮安人,《老屋子》《半截信紙》等多篇散文和小說在全國競賽中獲獎;更多的作品散見於地方及國家級報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