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益川敏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Young Main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3日 (二) 05:42的版本 (回退Via patro (讨论)做出的 1 次编辑,到由Cova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益川敏英
ますかわ としひで
出生 (1940-02-07) 1940年2月7日(84岁)
大日本帝国爱知县名古屋市
国籍 日本
母校 名古屋大学
机构 名古屋大学
京都大学
东京大学
京都产业大学京都産業大学
知名于 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发现对称破缺的起源,预测自然界存在第三族夸克)
小林-益川理论小林・益川理論
研究领域 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奖项 仁科芳雄奖(1979)
樱井奖(1985)
日本学士院奖(1985)
朝日奖(1995)
文化功劳者(2001)
文化勋章(2008)
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

益川敏英(1940年2月7日)是一位日本物理学家,以提出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 而闻名于世。益川敏英也因此项贡献与小林诚 (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共同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2][3]。小林-益川模型是用来描述顶类型和底类型夸克之间通过W粒子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强度,将卡比博矩阵推广到三代夸克,并可以用来解释弱相互作用中的电荷宇称对称性破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