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安交通大学

水中莲讨论 | 贡献2020年4月22日 (三) 16:43的版本
西安交通大学校徽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简称:交大、西交、西交大、西安交大;英文缩写:XJTU)是位于古都西安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10个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院校之一、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C9联盟)之一、首批八所111计划院校之一[1]

其前身是清末洋务派政治家、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于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后曾易名南洋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后期称为国立交通大学。1955年,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并为积极支援西北地区教育建设,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迁往西安,是为交大西迁,后西迁停止,改为两地办学。1959年交通大学分立,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被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首任校长。

目录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教工6137人,其中专任教师3081人。师资队伍中有两院院士4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入选者9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9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8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34名、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3名。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9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8个“双一流”建设学科,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55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

教学建设

学校积极推进“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2006年始,西安交大在国内高校率先实行“书院制”,全体本科生进入书院。2007年,学校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培养拔尖人才;创办医学“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兴建了旨在发展学生科技兴趣爱好、鼓励发明创造的“工程坊”,鼓励学生“小发明、大 创造”。2010年,学校首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开课。2017年,学校成立本科生院,落实“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贯通、教书和育人统筹协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截至2019年9月12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8项[2],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1门,拥有1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7篇、提名奖46篇。  

除教学终身成就奖之外,西安交通大学设立的教学卓越奖,用以表彰在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优秀成绩的教师。优秀教学团队奖,则表彰在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学群体。根据计划,这三项教学奖均为每年评选一次,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为陶文铨院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