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123456王讨论 | 贡献2020年6月12日 (五) 04:5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AS)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个以研究大气科学为主的研究所,常简称中科院大气所。大气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6月9日的原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气象所新成立时坐落于南京钦天山北极阁,第一任所长是竺可桢。它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也是中国最早从事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八个研究所之一。1950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北京中关村成立,气象所被并入其中,赵九章为首任所长。新成立的地球物理研究所设四个研究组:天气组、物探组、地震组、地磁组,对外称地球物理和气象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Meteorology),叶笃正任天气组组长。1966年,中国科学院决定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大气物理研究所,下设五个研究室:物理研究室,云物理研究室,中小尺度动力学研究室,大尺度大气动力学研究室和低纬度气象研究室。

所情概况

大气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的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四个优势创新研究领域是:气候系统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与灾害研究。

科研部门

大气所现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5个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2]

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大气科学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包括: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

另外还设有信息科学中心,在河北香河、兴隆和吉林通榆设有野外综合观测站。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挂靠在大气所。大气所拥有SGI F4000超级计算机集群服务器系统、一座用于研究城市大气污染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的高325米的气象观测铁塔以及边界层遥感探测系统和中层大气探测系统等设备。

视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相关视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宣传片——大气层下的梦想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大气物理研究所所史,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4-12-18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所90周,中国科学院 , 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