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碑背景
此碑為高句麗第二十代長壽王為紀念其父好太王的功績,於414年(長壽王二年,東晉義熙十年)立於好太王陵東側。它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部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字體介於漢字隸書與楷書之間,上面共有文字1775個[1],其中141字已脫落無法辨識。
碑文內容
碑文內容分3部分:第一部分記述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說明高句麗始祖鄒牟王是北夫餘部落的人,並簡述好太王的行狀:是故國壤王的兒子,「生而雄偉,有倜儻之志。」412年,「昊天不弔,卅有九,宴駕棄國。」414年,即「甲寅年九月九日乙酉,遷就山陵。」諡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第二部分記述好太王伐百濟、救新羅、敗倭、征東夫余過程中攻城掠地並掠得牲口等史實,碑文中主要記載對百濟和倭的討伐戰爭同時救援新羅。因此,好太王率大軍打敗倭,征服百濟,奪得百濟64座城,1400多個村子;第三部分根據好太王遺教,對好太王墓守墓人煙戶來源和家數作了詳細記載,並刻記「不得轉賣守墓人」的法令。
後世研究
自唐代後,集安一帶荒涼,好太王碑漸漸被人遺忘。清朝初年的康熙、乾隆之世,長白山山區被封禁200多年,好太王碑被淹沒在荒野漫草之中。清光緒三年(1877年),桓仁設縣,書啟關月山發現了好太王碑,由於內容涉及朝鮮半島和當年日本列島倭人的活動,1959年後受到亞洲一些國家的關注,各國學者(朝鮮、韓國、日本)以不同目的對其做了研究,並發表了論文。由於碑體嚴重風化,碑文剝蝕不清,加之傳世拓本多是經拓工用石灰在碑面上作了修補之後製成的,致使對此碑的釋讀分歧很大。1980年代初,中國學者經過深入調查,新識讀89字,認定各家有爭議的字62個,查明過去認為是脫文而實際無字29個,共解決了180字,從而使好太王碑的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近年來各國史學界圍繞着該碑文產生了一些爭議,重點在「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海(或作「每」)破百殘,□□新羅以為臣民。」一句(缺字可能是「任那」或「又破」等字)。因為這段話似乎指出倭國曾擊破百濟,並使新羅服屬;而辛卯年征韓之事,恰好符合《日本書紀》神功皇后「遠征三韓」的紀錄。不過《日本書紀》是一部可信性有限的典籍。朝鮮半島的朴時亨、李進熙認為日本在391年不具備征服百濟和新羅的能力。許多人也認為,在頌揚高句麗國王的石碑上記錄倭的功績是不合常理的。朴時亨、李進熙還發現倭的科技在當時是遠遠落後於朝鮮半島的。因此倭統治朝鮮半島南部也是不切實際的。在日朝鮮歷史學家李進熙認為日本在其占領中國東北期間對石碑進行了篡改。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徐建新2006年論文中提出1881年的拓本後, 李進熙的觀點已被學界否定。
最新研究: 近肖古王時期百濟勢力達到頂峰,369年百濟吞併了所有殘餘的馬韓部落並將洛東河以西的伽倻納為臣屬,威脅到倭國領地任那。371年百濟擊敗高句麗之後成為朝鮮半島霸主。之後,百濟開始向東方的新羅侵略。此時新羅國力尚弱,無法抵擋百濟的攻勢,至390年20年間新羅喪失大部分領土,瀕臨滅亡。因此透過南方任那向隔海的倭國求援。倭國從390年(辛卯年)開始出兵渡海援救新羅,倭國軍隊在新羅境內幫助新羅守軍,多次抵擋百濟攻勢。392年至396年間,高句麗多次擊敗百濟,百濟無力顧及新羅,倭國幫助新羅軍隊,擊敗百濟占領軍,逐步收復失土。396年百濟阿莘王向高句麗投降,百濟勢力衰退。倭國趁機奪取新羅,到399年時已占領新羅全境。「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每破百殘,遂奪新羅,以為臣民。」「九年己亥,百殘違誓與倭和通。王巡下平穰,而新羅遣使白王雲,倭人滿其國境,潰破城池,以奴客為民,歸王請命。」
保護管理
為了保護此碑,1928年曾建築過木質碑亭。1965年,對碑作了化學封護。1977年,在碑座四周修築大型加固的石壇,同時對碑體作了再次封護。1982年,擴大保護區,重建大面積圍牆,修築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型永久性碑亭,並設有專人進行保護管理[2]。
視頻
好太王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隸書】高句麗好太王碑(黃若文.墨緣閣),新浪博客,2012-09-16
- ↑ 東晉《高麗好大王碑》,豆丁網 , 201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