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屯門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9月3日 (四) 10:39 由 Mjlk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屯門公園(英語:Tuen Mun Park)是香港的大型公園,位於新界屯門區,占地約12.5公頃,是區內最大型及最主要公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歷史

屯門公園是新界首個提供多種康樂設施的大型公園。公園分為兩期,第一期在1985年8月29日開放,而第二期則在1991年1月2日啟用。

簡介

屯門公園建於填海區,園內種植超過2000棵喬木和10萬株灌木,約有200個不同品種。公園還有一個人工湖,占地約1公頃;而位於公園南面的爬蟲館,則是另一個景點。公園其它設施包括人工瀑布、模型船池、露天劇場、滾軸溜冰場、兒童遊樂場及多用途球場等。

主要設施

滾軸溜冰場

位於公園南面入口旁。

自行車道

位於河畔走廊。

人工湖

占地約1公頃,可在岸邊欣賞湖景。以往湖畔有水上單車租借服務,市民可以租借水上單車在湖中暢遊,但大約到2003年時,此服務已取消。落成初期亦養有不少水鳥,但在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之後已全部撲殺。

模型船池

於人工湖旁邊,專供模型船愛好者操控電船。

植物專類園

設5個不同主題的花園,包括碧水亭、太湖石花園、香花園、園中園和玫瑰園。

爬蟲館

於1999年啟用,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設立的首個爬蟲館。該館位於公園南面的草地,面積約245平方米。設施包括室內展覽缸及露天展覽場,展出不同品種的爬蟲類動物。該館現有20種共43隻活展品,以圖文介紹有關資料,並擺設有7個爬蟲類的模型標本。每年的入場人次達40萬,在共融遊樂場開放前為公園的主要景點。

共融遊樂場

耗資約2,800萬港元建造,分為南北兩部分,共有7個遊玩主題區。為香港首個把「水」和「沙」兩項自然元素納入設計的無障礙兒童遊樂場,概念源自2015年智樂兒童遊樂協會主辦的「共融遊樂空間設計概念比賽」的優勝作品,建築署採納了得獎作品的概念,再深化其設計。在2018年12月3日對外開放後,成為市民喜歡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