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任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14日 (一) 00:14 由 Kobe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任鈞(1909~2003),原名盧奇新,後改為盧嘉文,筆名有盧森堡、葉蔭等,廣東梅縣隆文人。九三學社成員。1926年開始詩歌創作,1928年後歷任太陽社、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詩歌會、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員,大夏大學、四川省立戲劇學校教授,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師範大學、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著有詩集《冷熱集》、《戰歌》、《任鈞詩選》、《為勝利而歌》,詩論集《新詩話》,譯著長篇小說《鄉下姑娘》、《愛的奴隸》,專著《俄國文學思潮》、《藝術方法論》、《托爾斯泰最後日記》等。

任鈞出生於印尼的一個小島,籍貫是梅縣隆文鎮文普村。原名盧奇新,後改為盧嘉文;曾用過筆名盧森堡、森堡、葉蔭等。早年在梅縣東山中學讀書時,加入了進步團體新學生社,後來又參加了共青團,與左聯詩人馮憲章(興寧新圩人)是同班同學。兩人都擔任了學生會的幹部,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同時對文藝產生了濃厚興趣。對他影響最大的是當時創造社出版的文藝作品和蔣光慈等人的詩歌、小說。 a4884846-ad86-42cd-8c84-2f3043178727.jpg http://renwen.shnu.edu.cn/06/ee/c2935a132846/page.htm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