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流年似水讨论 | 贡献2021年1月18日 (一) 16:46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是北京大学的二级学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成立于2016年5月10日,前身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16年5月,经北京大学批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更名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英文名称:School of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形成了认知神经科学、工业与经济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四个研究方向。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和办公场所约5200m2,包括北京大学哲学楼1、2层和王克桢楼11、12、13、16、17层。此外在北京大学动物中心和幼教中心拥有相关的行为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现有教员44人,行政教辅人员9人。教员系列中,教授12人、研究员9人、副教授17人、讲师6人。

历史沿革

一、开创现代中国心理学纪元(1900-1937)

西学渐入帷幕渐开

1902年,服部宇之吉(1867年-1939年)应清政府邀请担任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总教习,他为学生讲授心理学拉开了在北京大学传播科学心理学的帷幕,他授课所著的《京师大学堂心理学讲义》影响广泛并返销日本。1903年清政府所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心理学课程。

1906年,王国维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将心理学定义为学科“必援之科目之一”。1902年至1910年间,王国维先后翻译出版了《心理学》、《心理学概论》和《教育心理学》三本书籍而获得“中国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称号。王国维后允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1922)。

风云际会初具规模

1917年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心理学开始在北京大学广泛传播。在蔡元培校长的支持下,陈大齐负责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中国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开端。

1918年陈大齐编撰了我国第一本自编的大学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该书全面地介绍了当时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丰富内容和最新成就。

1919年4月在蔡元培、陈大齐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开创了中国大学新生心理测试的先例。

1920至1925年间,陈大齐、陶孟和、刘廷芳等学者相继出版了心理学论著,并向广大学生、群众讲授心理学知识。

1926年11月19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正式成立,建系后,课程设置、仪器、图书等都比以前有所发展,北京大学的心理学科此时已初具规模。

1927年,奉系军阀下令将北京大学与其它8所高校合并成京师大学校,心理学系归入哲学系。1929年,在广大师生的强烈要求下,北京大学恢复校名,心理学系也随即恢复。北京大学31周年校庆之际,心理学系学生在校内举办大规模的民众心理测验,发出近2000份问卷,回收571份。这个问卷现在看来虽显粗糙但反应了当时青年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