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许铭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Hui0721讨论 | 贡献2019年1月28日 (一) 23:10的版本 創業歷程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用意念想像力转动人生~《微热山丘》创办人许铭仁受邀至中国医药大学演讲。 图片来源:中央通讯社(中央社讯息服务2016-05-25)

许铭仁,台湾诠鼎科技公司董事长,知名凤梨酥品牌《微热山丘》创办人,毕业自中原大学物理系,早期开设电子公司,后与胞弟共同携手研发凤梨酥成功自立品牌打开市场。

创业历程

1993年许铭仁成立IC零组件通路商诠鼎科技公司,9年后(2002年)上柜,为了扩大公司规模,连续六年进行并购计画,最后于2008年9月并入大联大,从事电子业长达26年的许铭仁退居幕后,转换跑道和农民弟弟从南投八卦山祖厝开始,创立《微热山丘》凤梨酥品牌。初期许铭仁特地从台北找来品牌顾问师为产品把脉,最后定位为“农企业”,而非糕点业。为了提高产品的价值及农民收益,把战线拉到海外。“微热山丘”回归凤梨酥本色,用土凤梨做馅料,称为“阳光烘热的美点”,从名称、外型、包装到行销方式都跟传统凤梨酥完全不同,做到完全“差异化”,独特的口味与市场完全区隔,目的是创造一个有价值的“品牌”。于是从本网购到开出实体店铺,再将据点从台湾延伸到新加坡、上海、香港,甚至花了三年时间在日本东京表参道开店,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估计年营收逾10亿元。许氏兄弟意外带动全台凤梨酥热潮,让“小金砖”─凤梨酥年产值从30亿元飙升到250亿元,也成功打响凤梨酥在国际间的知名度,成为具代表性的台湾美食。

经营理念

自2008年-2015年间台湾发生多起食安事件,消费者对于“吃的健康”这个民生议题高度关注,必要能挺通过食安风暴,且在市场屹立不摇获消费者肯定的,才是真正优良的食品,这是许铭仁永续经营的理念。因此在凤梨酥后的第七年2015年宣布研发了第二款商品“蜜丰糖蛋糕”上巿。为何相隔七年才推第二款产品?许铭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要把凤梨酥整个制程、良率、上下游的流程管控,完全可以掌握到得心应手,行有馀力,才能再做下一个。”许铭仁对食品制造过程极为挑剔,从凤梨到鸡蛋都要经过严密品管,主要材料多采单一原料供应商甚至自己做。所以与其说,《微热山丘》最大的成就在创造了“国际品牌的高度”,其实更困难、且鲜少人关注到的是,对产品各环节的“把关”,所以他的产品才能在近几年食安风暴中全身而退。 《微热山丘》契作了400公顷的八卦山凤梨田,以保障价格、保证收购,许铭仁 要求小农不施药栽种二号、三号台湾土凤梨。几前年曾传出契作退货争议,许铭仁表示:“《微热山丘》是站在农民和消费者中间,不只对农民负责、也要对消费者负责,和农民合作确实曾经历过磨合期,一来,若被发现有施药、不符契作合约的凤梨,会拒收;二来,小农过去曾‘受伤害’,承诺契作却黄牛,让他们心里有阴影,但现在双方都更有默契、配合得愈来愈好。” 除了凤梨品质的要求,“鸡蛋”更是影响糕点食安最大的关键。许铭仁只和彰化北斗隆昌牧场合作,这个牧场采德国密闭式环保鸡舍、荷兰水帘环控与均衡的营养,6颗70元,成本极高,一般家庭或许都要考虑,许铭仁不惜成本,拿来做大量生产原料,且买来后,再送生菌素、抗生素等检验。”所以一块小小的凤梨酥,许铭仁投注了相当多的心思,,一切的努力只为能把最好的食品回馈给广大的消费者[1]

成就

许铭仁想让世界聚焦的不仅仅是风味独特的凤梨酥,而且是背后含藏的浓浓台湾人情味,由科技业转投农企业的许铭仁说:“人要与土地、故乡连结,才能产生满足感,这是电子业难以达到的。”[2]。许铭仁勇于创新和中年转业的决心和气魄,鼓舞许多有志创新者无比的信心与热情,知名线上书店《Cheers》以“重仁塾@Cheers”之名,于2015年展开一系列“勇敢世代未来必修课”讲座,邀请许铭仁与知名创业家、专业经理人、“流通教父”徐重仁,展开一连串对话与激荡,从创新和创业两大主轴切入,期望借由过来人的经验传承,提供有志创新、创业者更多勇敢的选项,成为翻转未来的动力。[3]

视频

【幸福台湾味】微热山丘许铭仁:台湾味,就是真实的美味。影片来源: 天下杂志video发布日期:2017年7月7日
中天的梦想驿站/梦想发光!许铭仁打造凤梨酥行销传奇,2014.03.15

参考资料

  1. 微热山丘躲过食安风暴的秘密TAIWAN PEOPLE NEWS/关于民报|作者/杨惠君|2016-07-19
  2. 卖一个台湾人情味天下杂志541期|谢明玲采访整理|2014-02-18
  3. 徐重仁×许铭仁:创造竞争差异化,是品牌经营成功的关键。cheers|林伯奇|2015-10月

外部连结

  • [1]微热山丘SunnyHills|台湾官网
  • [2]台凤梨酥商攻海外增知名度微热山丘港开业瞄准本地客-milano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