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丰臣秀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eaweed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9日 (五) 17:37的版本 (added Category:日本軍政人物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丰臣秀长(1540年-1591年2月15日,即天文天正十九年正月廿二),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兼大名。

丰臣秀吉的异父弟,父亲是筑阿彌,另外一种说法是其父和秀吉同是木下弥右卫门,母亲是大政所阿仲,通称小一郎,幼名小竹。初名长秀。之后由于秀长领以大和国为中心的百万石领地并且任大纳言,因而有大和大纳言的别称。


生涯

织田信长时期

天文九年(1540年),小一郎出生在尾张国中村,是织田家同朋众竹阿弥的孩子,是秀吉的同母异父弟弟(一说同父亲弟弟)。在年幼的时候,当时的兄长日吉(日后的秀吉)离开家里,所以小一郎并没有时常见到兄长。小一郎开始跟在秀吉身旁的时间并没有确切的纪录,不过大概是在秀吉(当时的藤吉郎)出仕织田家后并与宁宁婚礼(永禄7年(1564年))之后。在两人的婚礼后,小一郎成为织田家步卒小头目。

据说,小一郎曾向秀吉的义弟浅野长政提出做他的家臣的请求。小一郎从完全没有武士知识的状态,到成为秀吉的助手只花了数年的时间,进步的异常快速。现在所留下的秀吉的亲笔书信中,有许多的字辞都十分的讲究,但是当时有书信的工作难应付这种见解,因此有人推断那些书信是秀长代笔的可能性很高。由此可见秀吉信任小一郎已经到可以托付细锁而重要的工作。

元龟元年(1570年),织田信长领军攻打越前国朝仓氏时,听闻近江国大名浅井长政(信长之妹织田市的丈夫)阵前倒戈的消息,并且为了帮助朝仓氏而从后夹击。织田军决定退兵,然后由兄长藤吉郎担任殿后的军队。而跟在藤吉郎身边的小一郎被任命为第一的备大将,与蜂须贺正胜前野长康一起尽力退兵的工作。

天正元年(1573年),兄长藤吉郎因为浅井氏灭亡的功劳成为长滨城城主,并改名为与羽柴秀吉。一般认为,小一郎本身也有担任城代,而他也从此时开始也使用了秀长这个正式名字。而这名字应该是取自织田家家臣丹羽长秀的名字,在当时,秀吉不被织田家其他家臣看好,就只有丹羽站在秀吉这一方。数年后,可以说是秀长右腕的藤堂高虎出仕,之后藤堂高虎也有侍奉秀长的养嗣子秀保,直到秀保去世。

天正二年(1574年),秀吉因为越前国一向一揆的对峙而出征,秀长以兄长秀吉的代理身分出征长岛一向一揆。也因为这段史实被记在信长公记,因此认定秀长是个武将就是在此时。后来由于信长的命令,秀吉成为成为中国方面总司令以及平定播磨、但马等国(中国征伐)。之后秀吉向黑田孝高(官兵卫)发出的亲笔信时常以小一郎(秀长)作为信赖的代词等,可以看出秀长渐渐成为秀吉阵营中的最重要的人物(黑田侯爵家文件)。

天正五年(1577年),但马国竹田城(城代斋村政广)陷落,秀长被任命为城代。

天正八年(1580年),秀吉军攻打但马国出石城,在出石城陷落后,可以说是完全平定但马。之后,秀长任出石城主,成为但马七郡十万五千石的大名,在领地内从事生野银山的管理。

这段期间,秀长也作为秀吉的家臣参加三木合战鸟取城之战备中高松城之战等战事,立下不少战功。

秀吉时代

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二日,织田信长因为部下明智光秀的反叛而死于京都本能寺本能寺之变),享年四十九岁。秀吉从备中国高松城急返,六月十三日,与明智军战于山崎山崎之战)。此时,秀长和黑田孝高一同守备天王山。同天,明智光秀战败自尽而死(一说为土民所杀)。同年,秀长任从五位下美浓守。

天正十一年(1583年)秀吉和织田家家臣柴田胜家战于贱岳(贱岳之战),而秀长自然有参战。就在两军对峙的当口,织田信孝举兵。在秀吉压制信孝后,敌将佐久间盛政突袭中川清秀的阵营,中川在奋战而死。不过,最后秀吉军胜利。史料·老人杂话里说到,据说因为清秀战死的责任,秀长被秀吉叱责。可是也有说秀吉的行动小心谨慎的缘故,叫守备的秀长作战。如果真的是把作战的任务交给守备的秀长,不能摧毁敌军的阵势的可能性也就比较高。而且,老人杂话作为史料颇受质疑。有一说法,就在这一年,秀长将苗字(姓氏)由木下改为羽柴。

天正十二年(1584年),秀吉与德川家康织田信雄的联军发生战事(小牧长久手之战)。秀长进军守山,监视织田信雄。之后,外甥羽柴秀次(姊阿智之长子)因为战事失利而被秀吉斥责,此事十分有名。同年六月的时候,长秀将名字改为秀长。此后,秀吉远征秀长也有随军,四国征讨也有立下战功,而秀长也尽力于回复秀吉对秀次的信赖。

天正十三年(1585年),纪州征讨时,和秀次一起被秀吉任命为副官。战事结束后,秀吉封给秀长纪伊国和泉国等的六十四万石的领地。同年,和歌山城筑城的任命藤堂高虎为普请奉行。这是被誉为筑城名手的高虎最初所筑的城。

天正十三年(1585年)六月,秀长在四国征伐中作为秀吉的代理,担任兵力超过十万人的军队总司令。可是,长宗我部氏反抗激烈,且因为毛利氏宇喜多氏的联合军迟来,于是有人建议秀长向秀吉增援。而秀长送出的书信(四国御发向事)被认为是现存少量的秀长的书信之一。同年八月,因为长曾我部氏征讨的功绩,增领大和国的郡山城,成为一百一十六万石的大名。有著悠闲自适的形象的秀长领土(大和、和泉、纪伊)中,寺社势力却十分强大,完全治理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后用了极为强制的手段才让领地内安定下来,但这也造成日后的重大问题。

天正十四年(1586年),二月八日,入摄津国有马汤山(多闻院日记),这被视为秀长的健康状况渐渐出现变化的象征。之后,连续数次往来温泉疗养(汤治)。在汤治中,秀长也陆续拜访本愿寺金库院宝光院。同年,十月二十六日,一直拒绝上洛的德川家康终于到达大阪,暂住在秀长邸。同天晚上,发生秀吉请求成为家康臣下的事件。有这段记录的史料并不少(家忠日记)(德川实纪)。可是除了秀长、秀吉以外被纪录下来的人物只有浅野长政,一般认为这只是秘密作战。

天正十五年(1587年),九州征讨,秀长担任别动队日向国方面总司令。包围了同耳川之战的高城,4月17日岛津忠邻夜袭了宫部继润的军队,并且岛津义弘率援军突击(根白板之战)。在宫部继润抗战的期间,藤堂高虎黑田孝高户川达安等将联合反击,岛津军战败因此撤回萨摩国。之后,岛津家久为了议和而访问秀长,日向方面的进军结束。同年八月,秀长因为立下功绩,而从二位大纳言,因此后来的人多称秀长为大和大纳言。

天正十八年(1590年),元月左右,秀长的病情开始恶化,因此并没有参与小田原征伐。十月左右,外甥羽柴秀次前往谈山神社,祈祷秀长的病痊愈。所以,一般都认为秀长和秀次之间的关系良好。

天正十九年(1591年),秀长在大和国郡山城逝世,享年五十二岁。秀长的妻子本名不详,只知道法名为智云院。而秀长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おきく(阿菊)和大善院,其中阿菊嫁与秀长的姊姊阿智的三子丰臣秀保,也就是自己的表兄弟为正室,而此举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秀保成为秀长的婿养子,而之后大和丰臣家的确是由秀保继承。大善院则是嫁给毛利秀元作正室,不过可能没有子嗣。另外,秀长还有一个养子藤堂高吉

秀长死后三年,文禄三年(1594年),秀保病故,只有十六岁,没有子嗣,大和丰臣家断绝。

现在秀长与兄长秀吉和侄子丰臣秀赖一起被供奉在大阪市中央区丰国神社

戒名:大光院殿前亚相春岳绍荣大居士

墓所:传说是大和郡山市箕山町的大纳言冢

逸话

他是兄长秀吉的左右手,在文武两面都十分活跃,而对秀吉统一天下也有极大的贡献。据说秀长的人品温厚,一直担任辅助兄长的这个职务,许多诸侯也很依靠这个人格高尚的人。时期秀吉政权下的文治派与武功派冲突已久,但在秀长在世之时不成问题,由此可见秀长居中调停的能力之强。据说曾对大友宗麟说过“家里的事找利休,公家的事找我秀长”。

Template:丰臣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