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關景鴻

於 2019年2月27日 (三) 19:52 由 Mos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關景鴻(Eddie Kwan,香港商人,祖籍廣東開平,中學就讀於澳門粵華中學,為景鴻集團主席。華人地區知名的「移民教父」。

目錄

人物簡介

一九五七年出生於香港,一九七八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會計系,一九八二年移民加拿大,成為執業會計師,及後創立自己的移民顧問公司並回港發展。

成功之路

八十年代初移民加拿大的關博士,只是唐人街一名普通會計師。由於同聲同氣,他經常義務為當地華僑提供移民方面的協助。一九八四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掀起港人的移民潮,這給了關博士第一個選擇的機會—是繼續當一名收入穩定的會計師,抑或轉職前景未卜的移民顧問?那時的他覺得,移民顧問的工作能夠接觸很多人,比只埋首於數字的會計師工作更有意思。這想法讓他下定決心轉型,隨即修讀移民法課程,並於一九九零年在加拿大成立了當時唯一一間由華人經營的移民顧問公司,全身投入移民顧問事業。

現在看來,第一個選擇當然是做對了。未知他那時有否想像過,在二十多年後,自己會成為華人地區知名的「移民教父」?

創業不久,關博士就要面對人生第二個分岔路口:決定是否回流香港發展。一九九一年,在太太的鼓勵下,他毅然隻身回到香港拓展業務。然而,由於資金及人手有限,初期困難重重、步步艱辛。「當年我與別人合租一個辦公室,但事實上只有一間房和一張書枱,於是每天只好帶着大量文件,逐家逐戶洽談生意。最高峰時,一天要拜訪六至七個家庭,累得站在地鐵車廂中也能睡着,連過了站也不知道。」

縱然辛苦,但關博士發現香港果真是移民業務的樂土:客量多、收費高、利潤較在加拿大時高出多倍,就憑他一個人,每月就能接到三十宗生意。後來公司業務漸上軌道,遂轉租位於中環的新寫字樓,並把業務基地轉到香港。雖然生意不俗,但那時人們對移民顧問的評價卻不怎麼好,原因是當時的從業員良莠不齊,有不少公司以賺快錢的心態經營,未有盡力兌現承諾,甚至收了錢便告失蹤。在關博士心目中,移民顧問是專門幫人實現理想的行業,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和肯定。

於是,關博士買下電視台的廣告套餐,親身作出「保證申請成功,否則原銀奉還」的承諾。縱使,有同行對他冷嘲熱諷,但此舉為整個移民顧問行業帶來了新氣象,大大提升此行業的專業形象,客量大增。

內地經濟起飛使一批先富起來的人對移民的需求愈來愈大。於是他把業務重點慢慢轉移到珠江三角洲。其後,在二零零三年十月,香港政府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內地人投資移民蔚然成風,令他的移民事業再創高峰。[1]

參選來源

  1. 關景鴻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