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狄拉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Cova讨论 | 贡献2019年4月24日 (三) 20:27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保罗·狄拉克,OM,FRS(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并对量子电动力学早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曾经主持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并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度过他人生的最后十四个年头。 他给出的狄拉克方程可以描述费米子的物理行为,并且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

1933年,因为“发现了在原子理论里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尔温·薛定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怪的人——原子神秘主义者保罗·狄拉克的隐秘人生》

2009年8月,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高级研究员、美国西北大学物理系副教授Graham Farmelo写的传记作品《最怪的人——原子神秘主义者保罗·狄拉克的隐秘人生》(The Strangest Man: The Hidden Life of Paul Dirac, Mystic of the Atom)由美国Basic Books出版社推出。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史副教授Michael D. Gordin在对此书的书评中说:对于多数科学传记,交代传主的生活比较容易,但如何将其科研工作有机地穿插进来则是严峻的挑战。对于狄拉克的传记,则刚好相反,其理论物理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生活则可以说是混乱不堪,支离破碎,难以思议的。

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生于1902年,逝世于1984年,几乎跨越整个20世纪,而量子力学这一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革命成果之一,与其名字密不可分。Graham Farmelo在书中写道:“在其学术巅峰时期,即1925至1933年期间,他为一门新的科学分支的发展描绘了清晰无比的远景:在他面前,自然之书似乎时常是打开的。”

他30岁不到就崭露头角,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讲习教授,牛顿曾任此荣誉教职,目前充任此教职的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霍金教授。第二年,31岁的时候,他就与薛定谔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题为《量子力学》的博士论文是在1926年提交的,也就是说,写完博士论文7年后他就拿到了诺贝尔奖。1935年他曾来中国,在清华大学讲学,并曾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名誉会员[1]



中文名 保罗·狄拉克 外文名 Paul Dirac 国 籍 英国 出生地英格兰西南部布里斯托 出生日期 1902年8月8日 逝世日期 1984年10月20日 职 业 理论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布里斯托大学(学士),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硕士,博士) 主要成就 1933年,和埃尔温·薛定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 代表作品 《量子力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