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丁善璽

Dymh讨论 | 贡献2019年9月10日 (二) 17:14的版本
丁善璽
原圖鏈接

丁善璽(1935年5月29日-2009年11月22日),台灣電影導演編劇

目录

生平

丁善璽原藉江蘇江都,生於山東青島,畢業於台灣國立藝專影劇編導系。

1963年,丁善璽進入邵氏兄弟公司擔任編劇及副導演,丁善璽在邵氏工作的兩年間,其劇本作品被邵氏公司採用了包括《大醉俠》在內的八部。

1968年,丁善璽以《虎父虎子》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他的作品種類十分多元,包括俠義電影、鄉野傳說、文藝片、武俠片、神鬼片等等,且大多自已一手包辦編劇的工作。他為中影所拍攝的《英烈千秋》、《八百壯士》等片,不但使中影成為政治宣傳片的龍頭,也讓他自己的電影事業攀上高峰。

丁善璽也是一位多產的導演,對於預算和工作進度的準確控制也使他成為片約不斷的搶手導演。

除了為台灣的國際、第一電影公司導戲之外,曾先後為香港嘉禾、台灣電影文化事業公司擔任編劇及導演的工作,亦自組過巨人公司。

丁善璽近三十年來總共執導過六十九部影片,編寫過三百集電視連續劇劇本,也曾以爾羊為筆名寫過小說

中影前總經理明驥曾評價他是中國「最偉大的導演」[1]

2009年11月22日,丁善璽因肝癌併發肺癌台北長庚醫院病逝,享年74歲。

2011年,丁善璽獲第48屆金馬獎追贈終身成就紀念獎。

病逝

2009年11月22日下午,资深导演丁善玺因癌症病逝,享年74岁。

丁善玺的太太萧蓉说,和丁导移居美国多年,2007年应邀去内地写电视剧《岳飞》剧本,在上海发现肝肿瘤,回台医治时证实是肝癌,住进长庚医院,2009年11月22日下午因肝癌恶化并发肺癌逝世。逝世时大儿子和她都陪在身边,小儿子也会尽快自美返台。

和丁善玺情同手足的导演李行说,上个月和前中影老同事张法鹤等人去长庚探望丁善玺,当时已有不好的预感,但丁善玺说,太太变得坚强,儿子也都成人,让他了无牵挂。李行已连络台湾导演协会的廖庆松等人,预定2009年12月4日举行告别式,地点尚未定。

荣誉

1971年执导的《落鹰峡》获第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情片奖。

1975年编剧并执导描写抗日名将张自忠的《英烈千秋》,获二十一届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第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发扬民族精神特别奖。

1976年编导《八百壮士》,获第二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作品奖和第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发扬民族精神特别奖。

1981年编剧、执导了描写武昌起义的《辛亥双十》获第十九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这三部巨片使他获得了台湾电影史上著名的70年代巨片导演。

1986年参与了编剧的《梅花》获哥伦比亚第十六届卡塔赫纳国际影展凯瑟琳奖。

1993年《落鹰峡》被选入金马奖30年精选名片回顾。

2011年,获第48届金马奖“终身成就纪念奖”。

參考資料

  1. 吳文良.丁善璽 長眠三芝明驥、張法鶴淚別 . 《聯合報》C4,星Blog.200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