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特爾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克里斯特爾斯 | |
---|---|
克里斯特爾斯 | |
出生 |
1983年6月8日 比利時 布瑞市 |
國籍 | 比利時 |
別名 | Kim Clijsters |
職業 | 網球女運動員 |
克里斯特爾斯
人物簡介
克里斯特爾斯(Kim Clijsters,1983年6月8日)是比利時職業網球女運動員,她是2002年和2003年WTA年終賽女單冠軍,以及2005年美網女單冠軍。雙打方面,在2003年,她和日本名將杉山愛合作,奪得法網和溫布爾登女雙等七項冠軍,並登上世界排名第一,使她在當時同時成為女單和女雙的世界排名第一。2007年5月6日,她宣布退役。2007年7月13日,她與未婚夫布萊恩·林奇正式公證結婚。2008年2月27日,克萊斯特爾斯產下夫妻倆的第一個孩子,女兒Jada Ellie Lynch。2009年3月26日吉姆·克里斯特爾斯通過個人官方網站正式宣布重返職業網壇。
早年經歷
1983年6月8日,比利時的一個體育世家迎來了他們的頭生兒。父親里奧給女嬰起名叫金(Kim)。里奧是比利時足球先生,妻子艾爾絲則是該國的體操皇后;但他倆卻並不想女兒也走上艱苦的體育道路,和所有父母的願望一樣,里奧只希望女兒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5歲時,克里斯特爾斯對球類遊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她第一次上了電視,坐在父親里奧的膝蓋上接受足球先生的獎項。作為獎勵,吉姆要求父親給自己建造一個網球場。
6歲這一年,克里斯特爾斯正式接受了專業的訓練,並且理解到網球帶來的不僅是歡樂,還包括淚水和失望。11歲經過刻苦訓練,她的正反手都極具殺傷力。贏得比利時少年組冠軍後,她終於不再被當作足球先生的女兒,而是被視作最有前途的網球新星。當時媒體的評價是「這個女孩的惟一弱點就是對失敗太認真」。
13歲參加安特衛普公開賽,遇到了對她一生影響巨大的人——卡爾·馬恩斯教練。在跑遍全球打巡迴賽的途中,馬恩斯不僅是教練,更像一個父親。他教會克里斯特爾斯每天收拾房間,並按時上床睡覺,甚至幫她安排法語課程。
運動生涯
1997年,在ITF/比利時科克賽德站完成職業生涯首次亮相。
1998年,在ITF巡迴賽贏得兩項單打和三項雙打冠軍。
1999年,首次世界排名躋身前100位(最終排名第47位);在盧森堡站職業生涯首次獲得單打冠軍(決賽戰勝羅斯特);在布拉迪斯拉法站贏得亞軍(決賽負於毛瑞斯莫);止步安特衛普站八強;止步溫網第4輪(作為資格賽球員首次進入大滿貫賽事,戰勝10號種子科澤爾是其首次戰勝世界排名前10的球員,負于格拉芙);止步美網第3輪(在第三盤5-3領先的局面下4-6, 6-2 7-5負於小威廉姆斯);三次止步首輪;7月5日首次職業排名躋身前100位(溫網後排名從第195升至第98位),9月27日首次躋身前50位(盧森堡站後排名從第83升至第50位);贏得一項雙打冠軍;贏得一項ITF巡迴賽單打冠軍。
2000年,首次世界排名躋身前20位(最終排名第18位);在赫伯特站(決賽戰勝魯賓)和萊比錫站(決賽戰勝利霍夫采娃)贏得個人第二和第三項單打冠軍;在菲爾德斯塔特贏得亞軍(決賽負於辛吉斯);三次止步八強,分別在紐海文站,盧森堡站和年終總決賽;兩次止步第4輪;5次止步第2輪(包括溫網和美網);4次止步首輪(包括其他兩項大滿貫賽事);7次戰勝世界排名前10的球員,分別在聯合會杯(戰勝5號種子陶茲亞特)、溫網(戰勝7號種子陶茲亞特)、菲爾德斯塔特站(戰勝6號種子馬丁內斯和7號種子陶茲亞特)、萊比錫站(戰勝9號種子桑切斯-維卡里奧和10號種子庫爾尼科娃)和年終總決賽(戰勝8號種子桑切斯-維卡里奧);11月6日首次躋身前20位(萊比錫站後排名從第31升至第20位);贏得一項雙打冠軍。
2001年,吉姆·克里斯特爾斯首次躋身世界排名前5位(最終排名第5位);在斯坦福德(決賽戰勝達文波特)、萊比錫站(決賽戰勝馬勒娃)和盧森堡站(決賽戰勝雷蒙德)贏得個人第4到第6項單打冠軍;三次獲得亞軍,分別在印第安維爾站(半決賽戰勝辛吉斯是其首次戰勝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員,決賽負於小威廉姆斯,由於爭議,這也是小威最後一次參加印第安維爾斯站比賽)、法網(首次參加大滿貫決賽以1-6, 6-4, 12-10負於卡普里亞蒂;是歷史上女球員三盤兩勝制用時最長的比賽)和斯海爾托亨博斯站(決賽負于海寧);5次止步半決賽,分別在博爾站、克諾克海斯特站、紐海文站、東京[公主杯]和年終總決賽;4次止步八強,分別在斯科茨代爾站、溫網、洛杉磯站和美網;兩次止步第4輪(包括澳網);4次止步第2輪;一次止步首輪;6月11日首次躋身世界排名前10位(法網後排名從第14位升至第7位),7月30日首次躋身前5位(斯坦福德站後排名從第6升至第5位)。
2002年,連續第2個賽季排名前5位(最終排名第4位);在漢堡站(決賽戰勝頭號種子大威廉姆斯)、菲爾德斯塔特站(決賽戰勝漢圖楚娃)、盧森堡站(決賽戰勝馬勒娃)和年終總決賽(決賽戰勝頭號種子小威廉姆斯)贏得個人第7到第10項單打冠軍;兩次獲得亞軍,分別在斯坦福德站(決賽負於大威廉姆斯)和東京[公主杯](決賽負於小威廉姆斯);4次止步半決賽,分別在悉尼站、澳網、羅馬站和萊比錫站;4次止步八強,分別在邁阿密站、斯海爾托亨博斯站、聖地亞哥站和蘇黎世站;一次止步第4輪(美網);兩次止步第3輪(包括法網);4次止步第2輪(包括溫網);3月4日世界排名首次躋身前3位(排名從第4升至第3位);贏得兩項雙打冠軍。
2003年,連續第3個賽季排名前5位(最終排名第2位);在悉尼站(決賽戰勝達文波特)、印第安維爾站(決賽戰勝達文波特)、羅馬站(決賽戰勝毛瑞斯莫)、斯海爾托亨博斯站(決賽戰勝海寧)、斯坦福德站(決賽戰勝卡普里亞蒂)、洛杉磯站(決賽戰勝達文波特)、菲爾德斯塔特站(決賽戰勝海寧)、盧森堡站(決賽戰勝魯賓)和年終總決賽(決賽戰勝毛瑞斯莫)贏得個人第11到第19項單打冠軍;六次獲得亞軍,分別在安特衛普站(決賽負於大威廉姆斯)、斯科茨代爾站(決賽負於杉山愛)、柏林站(決賽負于海寧)、法網(決賽負于海寧)、聖地亞哥站(決賽負于海寧)和美網(決賽負于海寧);5次止步半決賽,分別在澳網、邁阿密站、溫網、萊比錫站和蘇黎世站;在參加的21站賽事中唯一沒有進入半決賽的賽事時多倫多站(第3輪負於克拉斯諾羅特斯卡亞);8月11日升至世界排名第一位(度過12周的時間)[5];打入15項決賽成為自1991年(塞萊斯)以來打入單打決賽最多的球員;參加154場單打和雙打賽事(90-12,47-5),90場單打比賽取勝是自1982年納芙納蒂諾娃以來取勝最多的場次,同時是自1974年埃弗特以來首位一個賽季參加超過100場單打賽事的球員;贏得7項雙打賽事冠軍(包括法網和溫網,均搭檔杉山愛);8月4日;雙打排名升至第一位(度過4周時間);成為首位單賽季獎金超過四百萬美元的女球員。
2004年,吉姆·克里斯特爾斯賽季初期表現出色但受到傷病困擾(最終排名第22位);以14勝1負開局,在澳網(決賽負于海寧)獲得亞軍,在巴黎[室內站](決賽戰勝皮爾斯)和安特衛普站(決賽戰勝艾麗婭)贏得個人第20到第21項單打冠軍;因左手腕傷病從印第安維爾站和柏林站退賽,隨即從羅馬站和法網退賽;6月12日接受手術,以修復左手腕撕裂的肌腱以及消除囊腫,因此缺席伊斯特堡站、溫網、斯坦福德站、紐海文站和美網的比賽;參加一項賽事,止步哈塞爾特站半決賽(再次因左手腕的傷病在與波維娜的比賽中退賽);從菲爾德斯塔特站、莫斯科站和蘇黎世站退賽。
2005年,從2004年的傷病中恢復後表現出色,第4個賽季排名前5位(最終排名第2位);在印第安維爾站(決賽戰勝達文波特)、邁阿密站(決賽戰勝莎拉波娃)、伊斯特堡站(決賽戰勝杜舍維娜)、斯坦福德站(決賽戰勝大威廉姆斯)、洛杉磯站(決賽戰勝漢圖楚娃)、多倫多站(決賽戰勝海寧)、美網(決賽戰勝皮爾斯獲得其首個大滿貫賽事單打冠軍)、盧森堡站(決賽戰勝格倫菲爾德)和哈塞爾特站(決賽戰勝斯齊亞沃尼)贏得個人第22到第30項單打冠軍;成為1989年格拉芙以來首位囊括印第安維爾站和邁阿密站冠軍的球員;作為美網系列賽冠軍,贏得美網後獲得總數為220萬美元的雙份獎金(女子運動歷史上最大獎金金額);華沙站止步半決賽;三次止步八強,分別在安特衛普站、聖地亞哥站和菲爾德斯塔特站;4次沒有進入八強的賽事是柏林站(因右膝傷病退出第3輪)、法網(第4輪)、溫網(第4輪)和年終總決賽(小組賽1勝2負被淘汰);因右膝傷病從羅馬站退賽;05年2月28日排名一度滑落到第134位,05年3月21日重回前100位(印第安維爾站後排名從第133升至第38),4月升至前20位(邁阿密站排名從第38升至第17位),8月1日升至第10位(斯坦福德站後排名從第14升至第10位),05年8月22日升至前5位(多倫多站後排名從第8升至第4位),9月升至前3位(美網後排名從第4位升至第3位),05年10月17日升至第2位(排名從第3位升至第2位),在當年的北美硬地賽上,僅輸一場(負於彭帥)。
2006年,第5個排名前5位賽季(最終排名第5位);在華沙站(決賽戰勝庫茲涅佐娃)、斯坦福德站(決賽戰勝施奈德)和哈塞爾特站(決賽戰勝卡內皮)贏得個人第31到第33項單打冠軍;兩次獲得亞軍,分別在安特衛普站(決賽負於毛瑞斯莫)和聖地亞哥站(決賽負於莎拉波娃);5次止步半決賽,分別在澳網(在與毛瑞斯莫的比賽中因右手腕傷病退賽)法網、伊斯特堡站、溫網和年終總決賽;止步悉尼站八強(因左髖傷病退賽);三項沒有進入八強的賽事分別是邁阿密站(第2輪)、羅馬站(第3輪)和蒙特利爾站(因左手腕傷病在與杜波依斯的比賽中退賽);蒙特利爾站後,從美網、斯圖加特站和莫斯科站退賽(賽季最後兩周重回賽場,參加哈塞爾特站和年終總決賽站);1月30日重回世界第一位,渡過7周的時間(職業生涯總計19周);成為首位在不到12個月的時間裡排名從100位開外升至第1位的球員;因右手腕傷病從巴黎室內站退賽。
2007年,賽季開始表現強勁14勝3負,在悉尼站(決賽戰勝揚科維奇)贏得個人第34項單打冠軍;止步澳網半決賽(負於莎拉波娃);安特衛普站獲得亞軍(決賽負於毛瑞斯莫),止步邁阿密站第4輪(負於李娜);5月6日,在華沙站揭幕戰負於瓦庫連科後宣布退出網壇(當時排名世界第4位,此前僅有格拉芙以第3位和海寧以第1位兩位球員以更高的排名宣布退役)。
2008年,沒有參加比賽。
2009年,完成夢幻回歸,在美網收穫大滿貫單打獎盃。春季宣布回歸賽場,夏季硬地比賽開始後正式參加比賽,辛辛那提入圍八強(負於薩芬娜);多倫多第三輪(負於揚科維奇),美網中以無排名的外卡選手擊敗沃茲尼亞奇獲得第二個大滿貫單打頭銜。是大滿貫比賽中首次以外卡球員身份參賽獲得冠軍的選手,也是1980年古拉崗後首位獲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媽媽級選手。[4]2009年9月14日,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9位。在2009賽季的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賽事——盧森堡站中打入第二輪(負於施奈德)。
2010年, 第六個世界前五賽季(年終世界第三);獲得第36-40個WTA冠軍,分別在布里斯班(擊敗海寧)、邁阿密(擊敗大威廉姆斯)、辛辛那提(擊敗莎拉波娃)、美網(擊敗茲沃娜列娃,這也是小克繼2005年美網和2009年美網後的第三個大滿貫單打獎盃)和WTA年終總決賽(擊敗沃茲尼亞奇)。在4月5日排名上升至世界前十,馬德里和法網中因為左腳受傷退賽,在北京站因為右腳受傷退賽。
2011年,1月,悉尼亞軍(三號種子,決賽負於8號種子李娜);在澳網獲得第四個大滿貫單打頭銜(三號種子,半決賽擊敗2號種子茲沃娜列娃,決賽擊敗9號種子李娜),1月31日從世界第三上升至世界第二(復出後最好排名)。2月,巴黎室內賽亞軍(1號種子,四分之一決賽擊敗多克奇後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一,決賽負於科威托娃);2011年2月14日,登上世界第一(職業生涯在世界第一保持了20周)。3月,印第安維爾斯第四輪(2號種子,因肩傷棄權,負於15號種子巴托麗);邁阿密1/4決賽(2號種子,負於8號種子,最終的冠軍阿扎倫卡)。4月,因肩傷和腕傷在馬德里站棄權。5月,因肩傷和腕傷在羅馬站棄權;法網第二輪(2號種子,6-3, 5-7, 1-6負於羅斯,曾在第二盤6-3, 5-2領先並握有兩個賽點-第一個出現在5-2時,第二個出現在5-4時)。6月,斯海爾托亨博斯第二輪(1號種子,負於資格賽選手奧普蘭迪);由於右踝部傷病於溫網棄權。7月,因右腳踝傷病在卡斯拜德站棄權。8月,在多倫多站首戰傷退(2號種子,第一輪輪空,第二輪面對資格賽選手鄭潔時由於腹部傷病退賽);因腹部傷病在辛辛那提站和美網棄權。9月,因腹部傷病在東京站棄權。10月,因腹部傷病在北京站棄權。
2012年,年初澳網第四輪與李娜比賽中扭傷腳裸,不過卻帶傷挽救4賽點進入8強,又兩盤力克沃茲尼亞奇闖入4強,半決賽三盤惜敗最終奪冠的阿扎倫卡。因澳網扭傷腳裸一直未參賽,缺席了當年的法網;直到荷蘭草地賽才復出,進入4強後,因傷退賽。溫網闖入第4輪兩盤敗給科貝爾。接下來參加了當年重要的附加賽事,當然是倫敦奧運網球單打比賽,進入8強後未能更進一步敗給了最終的亞軍莎拉波娃。[8]在美網中,克里斯特爾斯第二輪以兩個6-7敗給了從未進入過大滿貫第三輪的英國選手羅布森(即時世界排名70);結束了美網二十三場連勝,黯然告別職業網壇單打比賽。[9]在北京時間9月2日進行的美網混雙第二輪比賽中,與美國雙打好手鮑勃·布萊恩搭檔,以2-6, 6-3, 10-12惜敗於跨國組合馬卡洛娃/蘇亞雷斯;在美網賽場單打第二輪輸給英國天才少女羅布森;女雙搭檔同胞菲利普肯斯首輪負於張帥∕莊佳容組合。女單、女雙、混雙三線全部出局,意味着29歲的她正式告別了職業網壇。
2012年9月,克里斯特爾斯宣布正式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