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八掌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LJY讨论 | 贡献2019年11月21日 (四) 22:57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掌溪事件为2000年7月22日发生于台湾嘉义县属于职业灾害之事件,4名工人于番路乡吴凤桥下游八掌溪河床上遭洪水围困。舆论普遍认为救援系统协调迟滞,导致工人在受困2小时后死亡。

此事件透过媒体全程实况转播,在台湾社会掀起巨大舆论,并暴露出救援的疏失;当日时值周六,一些官员甚至直到工人被冲走后仍不知有此事件。首次执政的民主进步党政府面对舆论的痛批,数次向社会公开道歉,并且惩处相关官员。

事件经过

2000年7月22日17时10分左右,嘉义县番路乡八掌溪吴凤桥段第五河川局派人在河床施工进行河床固体工程,事发前溪水已有上涨趋势,工人察觉有异后有先行避难,但受雇主所迫又继续上工,而后八名工人因溪水突然暴涨受困水中,四人因收拾东西走避不及,紧紧抱在一起站在溪中等待救援。直到19时8分,由于各救难机关的沟通不良、相互推诿再加以器材不足,虽有热心乡民张永成下水试图援救,但该四名工人仍在媒体的全国即时转播及家属的眼前被溪水冲走。

7月24日早上时任行政院长唐飞为厘清事件发生始末及责任归属亲自主持检讨会议,在了解各相关机关救灾过程后,当场告诉坐在旁边一起开会的副院长游锡堃,说事件发生主要原因是救灾之“制度不够健全、程序不够明确、人员不够积极”,各级人员虽有管理与训练之责但不应把全部责任推给他们,决定由自己辞职以负全责,游锡堃听后感到极为震惊,因为新政府成立只有两个月,行政院长辞职将涉及内阁总辞兹事体大,立即当场向唐飞表明代为负起政治责任,并立即打电话报告陈水扁总统慰留唐院长同时表明自己可以代为辞职负责。当晚游锡堃递出辞呈一肩扛起全部责任,唐飞院长于7月25日早晨批示:“副院长在组阁前后功劳绩著,今为政局稳定挑起政治责任,本人至表感激,勉予同意报府”,陈总统于7月26核准生效,在任67天成为台湾史上任期最短的行政院副院长,辞职后,民进党主席谢长廷认为,游锡堃为此事负责并不公平,国民党也主张,此事的责任不在请辞获准的行政院副院长游锡堃。[1]游锡堃主动请辞,等于是一肩为新政府扛下八掌溪事件的所有责任,也避免了新政府开张二个月就要换龙头的窘境,化解政局动荡危机。[2]

罹难者

  • 刘智(男,42岁,嘉义县人,模板工人)
  • 吴梅贵(女,40岁,嘉义县人,模板工人)
  • 林中和(男,70岁,台南县人,泥水工人)
  • 杨子忠(男,台南县人,泥水工人)

时间表

  • 7月22日
  • 17时10分,八掌溪水暴涨,四名工人受困溪床。承包商现场工地主任郭庆申行动电话报警。
  • 18时7分,国军搜救中心海鸥中队接获嘉义县消防局申请救援,海鸥中队则依规定请消防局向国军搜救中心申请。
  • 18时10分,国军搜救中心接受申请,但表示海拔2,500公尺以下的搜救内政部警政署空中警察队负责。
  • 18时37分,嘉义县消防局再转空中警察队台中分队。
  • 18时57分,空中警察队认为要施救的地点在嘉义太远,请海鸥中队就近救援。海鸥直升机升火待发须热机15分钟,当日日落时间为17时10分,已逾出勤安全时间。消 防局再转往空警队台中分队,台中分队同意救援。
  • 19时8分,四名工人遭溪水冲走。
  • 7月23日
  • 7时,行政院长唐飞获悉此事。
  • 12时15分,搜救人员于军辉桥下游一公里处淤泥下30公分处寻获一具遗体并确认为罹难者林中和。
  • 7月24日上午,行政院长唐飞向总统陈水扁口头请辞遭到慰留,并对相关人员做出惩处。台湾嘉义地方法院检察署派出三名检察官侦办此案。
  • 7月25日
  • 13时55分,罹难者刘智之遗体于永钦桥上游被发现。
  • 7月26日
  • 15时15分,罹难者吴梅贵之遗体于二高顶六段下游一百公尺处被发现。
  • 17时40分,最后一位罹难者杨子忠之遗体寻获,证实四人全数罹难。

惩处名单

诉讼案件

  • 承包商违反劳工安全卫生法案(嘉义地方法院91年简字第638号、简上字第73号判决)
  • 承包商、公务员等渎职、伪造文书等案(嘉义地方法院89年诉字第412号判决、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91年上诉字第1460号判决、最高法院94年台上字5351号判决)

影响

政府层面

该事件由于舆论界各媒体的压力与在野党的全力抨击之下,使甫上任不久的总统陈水扁的支持度一度严重下滑,陈水扁也因此两次道歉。当时兼任行政院灾害防救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行政院副院长游锡堃因此辞职,行政院长唐飞亦处分许多相关官员。

2000年7月24日,政府为整合国内救灾资源,强化国家救难机制,奉行政院指示,先由当时国防部国军搜救协调中心为作业幕僚,并以任务编组方式成立行政院国家搜救指挥中心,后因救灾仍宜编制于行政机关,于2003年改由内政部消防署承接作业幕僚及任务,目前国搜中心设于消防署厅舍,结合消防署卫生署空中转诊审核中心轮值医师共同执勤,达到快速反应救援、同步协调应变之运作机制。 [3]

新闻媒体层面

事发后媒体全天候不断重复播放工人被冲走的画面,引发全国的震惊与对政府的挞伐。媒体的过度报导与炒作新闻,尤其不断重复受难者的镜头,也引发不少学者及教育者的批判[4]

虽然当时此事件发生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嘉义县)为国民党执政,但该河川为中央管河川,且具有实质救灾能力的国军搜救中心海鸥中队警政署空中警察队皆归中央政府管辖,因此舆论全力谴责民进党执政的中央政府。

其他

  • 事件发生后,类似的救援延误事件,台湾媒体多会以“八掌溪翻版”称之。例如:2013年台湾新竹县的民宅火灾[5]

参考文献

  1. 台湾“朝野政党”为游锡堃请辞鸣不平. 中时电子报. 2000-07-26 [2011-02-12] (Chinese (Taiwan)). 
  2. 游锡堃舍弃自己保唐飞 为阿扁解危. 联合早报. 2000-07-26 [2011-02-12] (Chinese (Taiwan)). 
  3. 行政院国家搜救指挥中心保护您. 内政部消防署 消防影音新闻台. 2007-Dec-31 [2013-Jul-21] (Chinese (Taiwan)). 
  4. 八掌溪事件(2000)- 新闻伦理资料库. 卓越新闻基金会. 2009-Jun-12 [2013-Jan-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Chinese (Taiwan)). 
  5. 八掌溪翻版 火海噬翁 消防局长下台,2013年1月17日,苹果日报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