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戰國末年,秦始皇嬴政先後滅掉了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北擊匈奴,南服百越。首創了皇帝制度,贏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為中央集權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稱始皇帝,定都咸陽,是為秦始皇。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基本信息
名 稱 秦朝
別 稱 秦、大秦、秦帝國、大秦帝國
建立時間 公元前221年
滅亡時間 公元前206年
開創者 嬴政
國家領袖 秦始皇、秦二世、秦子嬰
國土面積 340萬平方公里(前210年)
首 都 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
貨 幣 秦半兩
主要民族 華夏族
社會制度 封建主義
歷史貢獻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目錄 1 國號由來
2 歷史沿革
3 領土面積
4歷史興衰
5政治
6 軍事
7 經濟
8文化
9 民族
10 歷史影響
11 歷史故事
1 國號由來
據《史記》記載,秦,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牧馬有功,被周孝王賜姓為「嬴」,於是把秦谷(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帶分封給他,後來秦襄公又救周有功,正式被封為諸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秦只是一個諸侯國的稱呼,統一以後由諸侯國名變為全中國的王朝稱呼。
2 歷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 秦滅六國 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7年 秦朝滅亡
公元前206年 楚漢之爭開始
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結束 漢朝建立
3領土面積
秦朝統一六國時疆域到達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帶,國土面積為214萬平方公里 ,後北收河套、南征百越,疆域迅速擴展並進一步完善帝國版圖,國土面積達347萬平方公里,疆域已東至朝鮮、南據嶺南、北達陰山、西抵高原,為之後的西漢鞏固漢地奠定了基礎。
4歷史興衰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於是,便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邁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統一全國後,採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整套國家制度,構築了中國歷史上數千年相傳的專制制度的基本框架。一方面把秦國的法律推向全國,同時採取了加強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措施。封建專制主義統治引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自秦始皇贏政至秦三世子嬰,共傳三帝,從統一六國到滅亡,享國十五年。
5 政治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戰國時期秦國官制為基礎,把官制加以調整和擴充,建成一套適應統一國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機構。在全國範圍內廢除了西周以來的分封制,推行由中央統轄的郡縣制,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秦帝國制定的法律十分細密、推行以法治國,長期的法治使法律、法令在秦朝社會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權威性。
6 軍事
統一後的秦代軍隊,分三個部分,即京師兵、郡縣兵、邊防兵。分為有輕車(車兵)、材官(步兵)、騎士(騎兵)、樓船(水兵)四個基本兵種。秦時期,軍隊統一,軍權高度集中,軍隊的指揮和管理體制嚴密,兵役制度也較為完善,這些表明秦王朝時期的中國封建社會軍事制度的已經基本成型。秦國一套先進的管理制度——具有秦國特色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其在鼓勵秦軍士氣、提高軍隊戰鬥力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秦軍的兵器無論品質或是生產力都比前代有長足的提升,幾乎囊括了當時盛行兵器的所有種類,既有以往常見的戈、矛、戟、劍、弩、殳、鉞和銅鏃等,也有首次發現的長鈹和金(吳)鈎。最主要的變化是由原來的以銅兵器為主的時代,加速向以鐵兵器為主的時代的過渡。顯示了新舊結合、新舊交替的歷史持點。後來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
7 經濟 秦始皇統一貨幣,廢止戰國時各國形制和輕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貨幣,改以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以秦國舊行的圓形方孔銅錢為下幣,文曰半兩,重如其文。 用商鞅時制定的度量衡標準器,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他規定六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貨幣、度量衡的統一,修馳道,為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促進了統一國家的發展。 商鞅變法以後,按畝納稅,秦國的經濟體制就全面轉入「耕戰」。即重視農業生產和對外戰爭,以農業生產支持對外戰爭,以軍功授爵賜予土地。在全國範圍內正式承認土地私有制。國家按人們的爵級賜給田宅,爵級載在戶籍,所以戶籍也是人們身份的憑證。自「商鞅變法」後,嚴格限制商業的發展,秦朝的主要基礎行業是鹽、鐵的開採和販賣,秦朝令民間商人不得從事此類行業,而統一由國家行政官僚經營,負責全國各地的鹽、鐵開採和出售。
8 文化 秦國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其中包括著名的「書同文」,即將戰國時期各國使用的不同的書寫體統一為後世所稱的小篆。焚書坑儒」是秦朝為了國家政權安定統一的所執行的政策,「焚書」政策針對當時的書冊文物,只保留對民生以及執政所需的,大量對秦政權無益的珍貴文獻從此失傳。
9 民族
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北擊匈奴,並將秦、燕、趙三國原築的長城加以增修,建立起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使之成為了中原漢民族二千年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要塞。是秦帝國中央關於「天下版圖」南北擴張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後還有降服百越其一系列征服戰爭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10 歷史影響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頒發法律,開始簡單的明文法律規定 4)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9 歷史故事
(1)焚書坑儒 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2)巨鹿之戰 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3)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4)統一六國
(5)藺相如完璧歸趙 藺相如完璧歸趙,發生於戰國時期的漢族歷史故事。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邯鄲,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