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塔里木盆地(維吾爾語:تارىم ئويمانلىقى / Tarim oymanliqi / Tarim oymanliⱪi)位於中國西北部的新疆地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塔里木盆地與準噶爾盆地中間由天山隔開,南北相對,分布於崑崙山、天山、阿爾金山之間。東西長150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總面積達53萬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為山麓、戈壁和綠洲(沖積平原)。
地質地貌
塔里木盆地北部有眾多風蝕墩與風蝕凹地相間組成的「雅丹」地貌,大致與主風向平行。因形狀似龍,頂部是鹽結塊,外表呈白色,故《漢書·地理志》中稱為「白龍堆」。
地形地勢
塔里木盆地輪廓呈菱形,地勢西高東低,向北微傾。從外圍向中心可分為高山帶、山前礫質洪積帶、沖積平原帶及沙漠。東部羅布泊是盆地最低處,也是積鹽中心,海拔780米。
氣候特點
由於塔里木盆地遠離海洋,周圍又有高大山脈環抱,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不易到達,故塔里木盆地地區年降雨量極少,西緣的烏什為85毫米,阿克蘇為57毫米;北緣的庫車為63毫米,庫爾勒為52毫米;南緣從西向東,阿圖什為78毫米,喀什為65毫米,和田為35毫米,若羌為17毫米。[1]
考古發掘
塔里木盆地小河墓地已發掘出土墓葬與木乃伊,工具,工程陶瓷,彩陶和其他藝術品。米蘭遺址就位於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在塔里木盆地的和田地區發現了漢晉至南北朝年代的佛教遺址。
天然資源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中心,幾乎終年不雨,被認為含有儲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主要城市
阿克蘇
若羌
且末
和田
葉城
喀什
民族融合
民族遷移
8~11世紀,因大批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部落的南下,以及回鶻的西遷,進而與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原住居民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近代維吾爾族,使新疆的民族構成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學術界,人們一般將這一民族融合的過程稱之為回鶻化和伊斯蘭化。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原住居民的回鶻化和伊斯蘭化,是維吾爾族形成、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對此問題,學術界進行了一些比較深入的探討,但仍覺有未盡之意。
緣邊地區居民
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漢代以前居住在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居民,主要是操印歐語系語言的塞人、月氏人或吐火羅人,他們屬歐羅巴人種。漢代,為了爭奪西域,匈奴人、漢人等相繼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進而形成自東向西民族遷徙的第一次高潮。
緣邊地區原住居民回鶻化
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居民的回鶻化,是從公元8、9世紀操突厥語族語言的回鶻族和其他民族大批進入該地區開始的。
總之,經過6、7個世紀的融合發展,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在政治、經濟、語言、文化和宗教諸方面都逐漸統一,塔里木盆地周圍居民的回鶻化才最終完成,於是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近代維吾爾族,經過長期的發展最終形成了。
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居民的回鶻化,是從公元8、9世紀操突厥語族語言的回鶻族和其他民族大批進入該地區開始的。
總之,經過六七個世紀的融合發展,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在政治、經濟、語言、文化和宗教諸方面都逐漸統一,塔里木盆地周圍居民的回鶻化才最終完成,於是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近代維吾爾族,經過長期的發展最終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