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簡介
張曉卿爵士,是馬來西亞伐木業企業家,福州閩清籍華人,資產超過10億美元,為創辦於1975年的常青集團主席。他是香港明報企業集團主席。 張曉卿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個山村里,兒時全家以割膠為生。張曉卿說,那時他所想的,就只是怎麼活下去。1975年,張曉卿白手起家,創辦了一家木材公司。到上世紀80年代,他的木材公司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集團。1935年,祖籍福建閩清的張曉卿出生在馬來西亞詩巫市的一個小山村。年少時,其家境極為清貧,全家人以割膠度日,勤奮好學的張曉卿以半工半讀完成小學和中學的學業。在艱難的生活中長大的張曉卿,自幼便承繼了福州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秉性。無法繼續深造的他走出校門闖天下時,便立下大志:一定要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創業
初出茅廬,張曉卿任職於一家木材公司。在工作中,張曉卿展現了他非凡的才幹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認真策劃,竭誠工作,為公司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這段磨練也為張曉卿日後的奮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75年,敢為人先的張曉卿白手起家,創辦了常青公。當時,這家不起眼的木材公司只有一層樓的辦事處,經營伐木和出口圓木生意。張曉卿憑着豐富的商業經驗、堅韌的毅力和卓越的膽識,馳騁商場,不懈奮鬥,使常青公司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1976年,他的公司獲得了沙撈越州4個縣的伐木權。在發展木材生意的同時,他開始創辦實業。1985年,他投資興建了常青合板有限公司,擁有4條生產線。1989年,他又投資興建常豐合板有限公司,擁有7條生產線,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膠合板廠。如今,常青集團已擁有24條膠合板生產線,並擁有東馬120公頃的森林伐木權,它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一躍成了馬來西亞最大的膠合板生產與出口公司。與此同時,張曉卿還率領他的集團遠征巴布亞新幾內亞、俄羅斯西伯利亞、巴西等地,在異國伐木建廠。
成績
1987年,張曉卿憑藉自己非凡的膽識和遠見,斥巨資拯救馬來西亞有着悠久歷史但又瀕臨破產的華文報《星洲日報》,並親自出任社長。在他多年的精心運作和改革下,《星洲日報》不僅重現生機,而且在眾多華文報中脫穎而出,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大華文報紙。1991年,張曉卿應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之邀,在該國創辦了言論中立、不受西方媒體控制的英文報《國民日報》,深受巴國政府和人民讚賞。1992年,張曉卿又購入馬來西亞一家華文報《光明日報》,與《星洲日報》結為姐妹報。 1995年,張曉卿重金收購了在香港和北美頗有影響的明報集團。問及收購緣由,張曉卿一句話擲地有聲:我們華人應該建立和擁有一個以全球華人為主體的媒體和網絡世界。我們必須依從自己的立場和價值,去表達我們的感情和聲音。同時,在常青集團旗下,還擁有數十種各類期刊,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亞洲周刊》、《明報周刊》、《星星》、《學海》等。張曉卿率領常青集團放眼世界,展翅高飛,實施多元化戰略,把創業的觸角伸到世界各地,其業務除圓木出口和木材加工外,還擴展到金融、報業、礦業、農牧業、保險、貿易、旅遊業等多元化領域。常青的成功,使張曉卿成了享譽東南亞的工商界翹楚。他曾被馬來西亞《資本家》雜誌推舉為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之一,並於1985年被選為馬來西亞國會上議員。他還多次陪同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出訪中國、韓國 日本、歐美和拉丁美洲國家。1990年,張曉卿出任世界福州十邑同鄉會的創會會長;1994年,張曉卿創辦了世界華人的文學獎--「冰心文學獎」(每兩年頒獎一次)。張曉卿對促進世界華人、尤其是十邑福州人的團結,加強海外福州人與祖籍地的聯繫與交流,推動中國和馬來西亞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等,做出了卓着的貢獻。
家庭
在41歲不惑之年才開始邁向創業第一步的張曉卿指出,他有9個兄弟姐妹,小時候家庭生活貧困,身為長子,他在念完中學後就開始學習做生意。張曉卿在舅舅的木材公司辛勤工作了20年,終於在1975年註冊了一間自己的公司;名為「常青」,當時只是一間一層樓的伐木和原木出口公司。在公司實力壯大後,張曉卿開始投資膠合板生產及出口生意及興建工廠,並於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時,率先成為到中國投資的海外華商,並在上海建廠,開始拓展國際事業。
奮鬥
「我開始為自己的事業而忙碌、為人生的理想而奮鬥;在日夜思量中,我不斷告誡和提醒自己,奮鬥吧、努力吧、前進吧,黑暗的盡頭就是黎明的到來。」除了木材業,張曉卿也往油棕業發展,並成立常青油棕有限公司,在國內買地種植油棕;目前,常青集團的業務涵蓋金融、報業、礦業、農牧業、保險、貿易及旅遊業等。堅持經營原則 砍樹同時更要植樹從小小的伐木和出口原木的木材公司起家,張曉卿一直堅持一個經營原則,即砍樹的同時更要植樹,取之社會更要回饋社會,使森林常青、樹木常綠。他把公司取名「常青」,除了是希望自己的事業如枝繁葉茂的常青樹般蓬勃發展,更因為他深深明白亂采濫伐不僅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破壞,最終也會斷送木材業的前途;只有森林常青,他的生意才能永續經營。「我們堅信人和大自然和諧共處,我們遵守和尊重每個國家的伐木標準和法規;人類對天然資源的採用如石油、木材和礦產等等,只要合理、守法,有利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都是正當和值得鼓勵的。」
慈善
張曉卿的成功與小時候的窮苦有着深遠的關係,他一直懷有感恩的心,不曾忘記貧困的一群,積極從事慈善事業。世界經濟在一體化發展的同時,越來越感到有一種行為需要倡導;企業發展在快速推進的同時,越來越感到有一種責任不可忽視,那就是「社會責任」.社會正步入慈善商業時代,而其顯着標誌就是企業家向慈善家轉身。「企業良知文化」是張曉卿的座右銘。他強調:「一個企業家,除了謀取財富利益之外,更應該責無旁貸的協助推動社會進步,並以此贏取社會大眾的敬愛。」作為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之一的張曉卿,他沒有忘記他的貧窮年代,沒有忘記他的父母為五斗米犯愁的日子。從貧窮的煎熬中走過來的人,才感知到窮人渴望得到救助。他秉承着企業回饋社會的信念和決心,慷慨無私地捐助海內外各地教育、文化、宗教和社會福利等慈善事業,惠及老人院、福兒院、學校、教會、社團和文化團體。為了協助有志於學的清貧孩子接受教育,張曉卿於1983年設立了「常青懷恩基金獎學金」,不分種族和宗教信仰,圓了眾多學子的升學夢,為社會培育了不少人才。 作為一位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海外華人,張曉卿對自己的故土更有着一份深沉的摯愛。張曉卿在他的祖籍地福州閩清,曾捐資近千萬元人民幣興建學校,恩澤家鄉。近年來,在張曉卿的帶領推動下,星洲日報號召馬來西亞華人社團,共同關心並捐助中國失學貧困學生。時至今日,共幫助河南、安徽、四川和雲南的中小學生7836名、大學生226名,總款達800萬人民幣。張曉卿在大同捐助一所中學,耗資700萬元。他曾慷慨解囊資助中國失學兒童,獲得中國政府頒贈「中國兒童慈善家」的美名。基於文化與民族的同根同源,張曉卿對中國在改革開放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深感自豪。身為華僑企業家的他,為中國經濟的騰飛和中華文化的振興作出了最實際的貢獻。張曉卿在中國各地進行了多元化投資。他為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捐資500萬元人民幣。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後,身為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的張曉卿發動馬來西亞華人社團和讀者為中國內地抗震救災捐款,捐贈總額超過8000萬人民幣。2008年7月7日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會見張曉卿爵士2008年7月7日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會見張曉卿爵士2008年7月7日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會見張曉卿爵士1987年,張曉卿斥巨資收購馬來西亞歷史悠久、深具影響力但卻瀕臨關閉的《星洲日報》,並親自出任掌門人。當時,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媒體帝國,張曉卿的心裡自有構思。但是這個版圖究竟會有多大、能做多大,張曉卿也不敢確定。但高瞻遠矚的眼光,和中華文化的復興和中國的和平崛起,讓他對媒體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激情和信心。[1]
媒體
張曉卿認為,報紙是社會的公器,報紙是社會的良知,也是知識的載體。作為一份中文報紙、一家中文媒體,其本身還肩負着更厚重的社會責任--發揚中華文化的使命感。正是這種使命感,讓事業有成後的張曉卿開始不斷耕耘和擴展屬於自己的媒體版圖。1991年,應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之邀,張曉卿在該國創辦了言論中立、也足於和世界報業鉅子梅鐸創辦的「Post Courier」分庭抗禮的英文報《國民日報》。1995年,他又斥巨資收購了在中國香港和北美頗有影響力的明報企業集團,引起各方的矚目和議論。2004年《星洲日報》與馬來西亞《光明日報》合組為星洲媒體集團,在大馬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他為媒體版圖的迅速擴張,作了這樣的註腳:「我們華人應建立和擁有一個以全球華人為主體的媒體和網絡世界;我們必須依從自己的立場和價值,去表達我們的感情和聲音。」在張曉卿看來,世界華人華僑肩負着把日益強大的中國推向世界的重大使命,華文媒體更應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努力改變世界「西強東弱」的輿論格局。基於這樣的考慮,2007年,張曉卿把其屬下的所有媒體:星洲日報、星州互動網站、光明日報、南洋商報、中國報、明報、亞洲周刊和30多份雜誌,整合起來,組成單一強勢的媒體集團--世界華文媒體,引起全球中文媒體和西方媒體的關注。而張曉卿對世華媒體使命和宗旨的定位就是,「以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為宗旨和動力,不遺餘力推動全球華人的溝通與發展,為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搭建平台,贏得全球華人的信賴與支持,增強中文在全球世界中的影響力。」正是這份對民族文化的摯愛和對中文媒體的辛勤付出,最終奠定和成就了其「全球中文報業巨子」的聲譽。擔任世界中文報業協會首席會長的他曾語重心長地說:「站在新世紀的起跑點上,報紙要從世界的觀點,21世紀的觀點,去思考中華文化的未來地位和前途,從而安排中華文化新的發展進程,並塑造中華文化新的形象。當我們認定報紙是文化的載體,也是道德和價值的示範時,尤其是在今天這個價值混淆和人心浮動的年代中,報紙,更應該努力宣達生活的意義,社會的規範,並努力營造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包容、謙卑、禮讓、仁慈、友愛和誠信的高貴情操。」「過去,華人華商把世界帶給中國,未來,華人華商應該把中國推向世界。過去,華人華商給中國帶進來資金、技術及先進的思想觀念,現在,華人華商應把中國的文化、觀念和價值推介給世界,為中國和平崛起鋪墊一條文化的通道。」張曉卿還透露,在未來,為了因應新媒體的崛起,傳統媒體必須轉型和提升。世華媒體已作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再窮不能窮教育
「再窮不能窮教育。」提起捐助貧困失學兒童,他的話漸漸多了起來。星洲媒體集團設立了一個「星洲日報基金」,為馬來西亞的華校及弱勢群體籌款資助。對於中國內地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他也十分關心。他在安徽、河南、山東、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領養資助了許多貧困學生。還分別於2002年和2004年捐建大同市常青中學。他多次向中國兒童慈善基金捐資,捐助「希望工程」,因此被授予「兒童慈善家」稱號。「我們華人應該建立和擁有一個以全球華人為主體的媒體和網絡世界。」「我們華人應該建立和擁有一個以全球華人為主體的媒體和網絡世界。我們必須依從自己的立場和價值,去表達我們的感情和聲音。」他表示,在目前的世界輿論中,迫切需要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中文媒體文化傳播力量,來為東方的新興大國鋪墊一條文化的通道。「我只有一個感覺,我來遲了。」「我有十多年沒來山東了,這次來山東參會,發現變化太大了,山東發展得如此好,我只有一個感覺,我來遲了。」張曉卿由衷感慨道。他還藉機向記者詢問山東有何投資項目適宜海外投資。當聽說山東也有外資注入木材業時,他立即顯出了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媒體業的素質。
我不是什麼大王,那是外面人說的
在馬來西亞,提起華商張曉卿與他的常青集團,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集團是馬來西亞最具商業實力的多元化投資企業,以木材業為主業,集團業務已擴展到金融、保險、報業、礦業、電力等多個領域。他還擁有馬來西亞最大的華文報紙,享譽東南亞。但,當記者用人們常說的「木材大王」、「報業大王」之詞稱呼他時,他卻直搖頭,連連擺手道:「我不是什麼大王,那是外面人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