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韩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isley讨论 | 贡献2019年12月12日 (四) 20:45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姓名 = 韩菼 | 图像 =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637年 | 国籍 = 中国,清朝 | 别名 = 字元少,别号慕庐 | 职业 = 清朝官员,文学家 | 知名原因 = 修《孝经衍义》、《大清一统志》,编著《太极图说》 | 知名作品 = 《满清入关暴政》
《江阴城守纪》


}}

简介

韩菼(1637年-1704年),字元少,别号慕庐,长洲(今苏州)人。祖父韩治是黄岩知县。父亲韩酚是个秀才,能文。 性嗜酒,有李太白风。顺天乡试时,尚书徐干学取之遗卷中。康熙十一年(1672年)入国子监做监生。康熙十二年(1673年)状元,成为满清第十四位状元,年三十七岁。授翰林院修撰,修《考经衍义》百卷,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右赞善、侍讲、侍读,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1]

人物生平

得益于[徐干学]的赏识

韩菼出身书香门第。少年读书,通五经义疏,力求学问, 擅长诗词古文;他也喜欢山水,常邀好友结伴出游。做文章,或者出自原本六经,或者出于典雅,超凡脱俗。 若不是得益于徐干学的赏识,连童试也难以获中。在应童子试时,他的文章,因不合时俗而被视作“劣文”被斥黜,而且贴在学府墙上“示众”,成为众人笑柄。徐干学因事抵苏州,读了他的文章,拍手叫好。将韩菼请来促膝交谈,收为门生,带入京城。

博得康熙帝之恩宠

康熙十一年 (1672)八月,韩菼考中顺天乡试,成为一名举人,康熙帝以韩菼能文,命撰《太极图说》,召入弘德殿进讲《大学》,主持纂修《孝经衍义》。韩菼以他的文才博得康熙帝之恩宠。 翌年二月,韩菼参加礼部会试,夺得第一名会元。四月,参加殿试。殿试考时务策,韩菼在时务策策文中指斥 "三藩"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应尽快撤销。殿试结束,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把前十名的卷子送呈康熙。康熙正在筹划撤藩,韩菼的对策正中他下怀,遂在韩菼卷的卷首殊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十四年,韩菼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康熙十五年,升任迁詹事府右赞善。康熙十六年,韩菼改任左赞善、翰林院侍讲。康熙十七年,典顺天武乡试。康熙十八年,乞假回籍。康熙二十三年,复职补任原官,授翰林院侍读。康熙二十四年,康熙帝亲试翰林詹事,韩菼名列第二,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再升任内阁学士。康熙二十六年,韩菼复因病乞假回籍,在家居八年。康熙三十四年,召韩菼还京城,出任《一统志》总裁,迁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康熙三十九年,韩菼充经筵讲官,授礼部尚书,教习庶吉士。

"笃志经学,润色鸿业"匾额

康熙极赏识韩菼的才学和人品,诏谕大臣说 :"韩菼乃天下才,风度好,奏对也合朕意。"又下诏道:"韩菼学问优异,文章古雅,旷古少见。"又下诏说:"韩菼所撰文章,能道出朕心中事。" 四十一年十二月,康熙特赐韩菼 "笃志经学,润色鸿业"匾额。官至礼部尚书、经筵讲官。后来,韩菼触怒龙颜,因教习庶吉士不勤而失宠。虽再三乞退,康熙帝不允。

辞 世

四十三年八月,韩菼病死在礼部尚书任上,享年 68岁。第二年,他被移葬故乡。他的子女请他的好友朱彝尊题写墓碑《礼部尚书兼掌翰林院学士长洲韩公菼墓碑》。另一个好友方苞,为他撰写了墓表《礼部尚书韩公墓表》。

“ 昆山三徐”

韩菼正直敢言,不为利害祸福所动。当时“ 昆山三徐”(徐元文徐干学徐秉义)以不法行为被劾,将获罪。过去与“三徐”素常交往者唯恐避之不及,怕受连累。而韩菼仍早晚登门造府,与徐家往来。还替他们辩解一些不实的罪名。人们称道韩菼为人有始有终。 韩菼以博学多识、精通经术和文章清新文雅,而极负盛名。他性情恬淡,旷好山水。韩菼为人正直,被乾隆帝所称赞。

文章清新文雅,足为学林楷模

韩菼死后 48年,即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乾隆诏谕内阁:"故礼部尚书韩菼生平博学多识,精通经术,他所撰写的文章清新文雅,开一代风气,足为学林楷模。从前没有请谥,今加恩追谥,以示褒荣。"赐谥号曰"文懿"。他的同乡沈德潜,又为他撰写了祠堂碑记《故礼部尚书韩文懿公祠堂碑记》。乾隆帝传谕并嘉奖云:“菼雅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   

著作

《有怀堂文集》二十八卷、《有怀堂诗集》、《春秋左传句解汇镌》六卷。 [2]

“怀才不遇”,偶然相遇,出联相对“求才得才”

韩菼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出生于书香门第世家是今天的苏州人,别号慕庐。他参加考试获得功名,是清朝的第14位状元,文采非常好。在获得功名之后受到康熙皇帝的信任由状元官升到了礼部尚书。他非常的爱才,可以说面对有才学的文人只要有自己能够帮助的地方,他都会给予帮助,爱才求才之心非常真诚。今天我们就要了解的就是他当官时期遇才、爱才、求才的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 韩菼非常地喜欢山水,只要有时间就会选择出去游玩,去领略山间不同于人世间的风景。经常邀请几位有同一爱好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徜徉在山水间乐不思蜀。这一天他们一行人来到了一座山庄下,突然听见隐隐约约约有读书声传来,于是就耐不住好奇之心,根据声音前去找寻。走到山庄问了旁人,这时才知道原来这里是某位官僚的私人学习地方,就是私塾。

这天这位官员突然来了兴致,于是来到私塾中,亲自为学生讲授知识。授课的内容是《礼记曲礼篇》。授课时将“临财毋苟得”的毋都成了母,学生也跟著出了错。韩菼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觉得既然出了错就要马上指出来错误,于是赶忙走到里面。但是却看到教书先生是一位长相俊俏的年轻人,为人也是彬彬有礼的。韩菼指出了错误,教书先生只是笑了笑没有任何回答。韩菼心想这个年轻人不像是不知道自己教书出了错的呀,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就想要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于是对这教书先生说道:我特别喜欢对对子,今天看你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我们来试一下吧。于是就紧接著出了上联。

上联:曲礼一篇无母狗

这个上联的意思就是说《礼记曲礼篇》这篇文章中并没有母狗一词 教书先生立马就知道了他想表达的意思,于是就对道:

下联:春秋三传有公羊

《春秋》三传有公羊一篇,对联中一语双关,上联的母狗”直接替代了“毋苟”,下联则以“公羊”对“母狗”更是妙语惊人,对联对仗工整,而且也很自然。

韩菼听了之后心中觉得很是佩服没觉得这个年轻人的确是非常地有才华,就对教书先生说我们一起聊聊吧,教书先生欣然答应。两人坐下之后韩菼说:你这么有才华怎么不去考取功名报效国家,而是在这里当教书先生呢?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如果有,我来给你想办法解决。对于有才华的人我很乐意给予帮助。

教书先生回答道:我每次都参加了考试,但是总是不能获得好的名次,都被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占了我的名额,考的次数多了,我也不愿意再参加了。了解了大致的原因之后,韩菼答应为他举荐。教书先生非常感激,于是奋发图强,果然取得了好的成绩。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