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洲短趾百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2月24日 (一) 13:11 由 JT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洲短趾百靈
Lesser Short-toed Lark

Francesco Veronesi拍攝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Calandrella rufescens

目/科/屬  雀形/百靈/短趾百靈

遷徏狀態   迷鳥

普遍性    

體長/體重  13-14cm/20-27g

別名:短趾百靈、小沙百靈,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黃褐色嘴粗短呈椎形。腳肉黃色。

  • 成鳥
  1. 淡皮黃色眼圈及眉線,耳羽沙棕色。
  2. 體上大致沙褐色。頭上至背具較細黑褐色縱斑。
  3. 體下灰白,上胸有黑細斑紋,胸及脇略微棕褐色。
  4. 尾羽黑褐色,最外側1對尾羽灰白色,外側尾羽近白。
  5. 停棲時初級飛羽羽突出長,三級飛羽較短。
  • 1齡冬羽體背較多淡色羽緣,2條翼帶及三級飛羽羽緣較白。

棲地&習性

主要是偏愛較密草原,半荒漠等開闊地區,草生茂密濕原地帶,也出現在河岸或湖邊的雜草處。

從地面或在飛行中鳴叫。

飲食無脊椎動物蚱蜢蝗蟲和種子,還有其他植物嫩芽。

繁殖

3月底或4月初至8月或9月在大部分的區域繁殖,依天氣和棲息地而定。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繁殖期發出嘹亮富變化轉折的"啾唧"聲。非繁殖期叫聲"tsur,tsur...."。

分佈

蒙古以及俄羅斯南部和中國北部的鄰國。[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0:07 / 1:26 Mongolian Lark (in Hong Kong)
Lesser Short-toed Lark - Calandrella rufescens pseudobaetica, Armenia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