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日本樹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4月19日 (日) 00:38 由 Kobe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日本樹蛙Buergeria japonica''' 俗名 日本溪樹蛙 科名 樹蛙科 其他俗名:溫泉蛙、Japanese Buerger's frog 界名 動物界 外來種 否 門…”)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日本樹蛙Buergeria japonica 俗名 日本溪樹蛙 科名 樹蛙科 其他俗名:溫泉蛙、Japanese Buerger's frog 界名 動物界 外來種 否 門名 脊索動物門 特有種 否 綱名 兩生綱 保育等級 目名 無尾目

型態特徵

成蛙:小型,灰褐色,背肩夾處具有一對短棒狀突起。蝌蚪:褐色卵圓形,尾細長具有黑色縱紋,為體長兩倍以上。

成體特徵:

體型:小而纖細,♂2.5-3cm,♀3-4cm

頭部:吻端鈍圓,頭長約等於頭寬,上下唇有黑色橫帶。鼓膜及顳褶明顯。

背部:顏色變異很大,常隨環境而變成鉛灰色、淡褐色或黃褐色,但不會變綠。兩眼間有一條深色橫帶,背部有X型或H型深色花紋,背中央近肩胛處有一對短棒狀突起。

體側:灰黑色或深咖啡色。

皮膚:粗糙,許多顆粒性突起。

腹部:白色或淡黃色,光滑,有些圓形小顆粒。

前肢:細長,有深褐色橫帶。指間無蹼,指端吸盤明顯。內掌突橢圓形發達。

後肢:細長,有深褐色橫帶,大腿內側具有不規則的雲狀斑。趾間蹼發達,趾端吸盤明顯。有內蹠突,無外蹠突。

第二性徵:雄蛙體型較小,有單一咽下外鳴囊。婚姻墊黃色。

相近種類比較:面天樹蛙吻較尖,腹部有深色小斑點,四肢外側有白色顆粒狀突起,如鋸齒狀。太田樹蛙內腿下側具有形狀規則的白色小圓點。

蝌蚪:底棲性,身體卵圓形,尾細長,長度為身體的兩倍以上,有數條黑色橫紋。

卵:卵徑1.2-1.4mm,動物極黑褐色,植物極白色,分散黏在水底的植物體上。

繁殖期:2月到10月,長短依地區而異。

生態習性

棲息於山區的溪流、山澗、溫泉。常成群出現在水溝底部、溝壁及石頭上鳴叫,非常活潑,善於跳躍。叫聲高而響亮如同蟲鳴,吵雜而且刺耳,是中、低海拔山區,夏夜裡常聽到的蛙鳴聲。牠們喜歡在溫泉裡活動,曾在水溫高達攝氏43度的溫泉發現牠們的蹤跡,像北部的泰安溫泉、仁澤溫泉都可找到牠們的蹤跡。成蛙會於溫泉淺水域交配,將卵產於近40度的溫泉水中,卵分散附著於水草,蝌蚪可耐受高水溫。蝌蚪主食為未受精卵;成蛙主食為小型無脊椎動物。廣泛分布在低海拔山區,中海拔數量較少。

分布:西部低海拔地區的小溝渠、小溪流。



參考文獻 楊懿如,2002。賞蛙圖鑑,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