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焦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4月20日 (一) 13:25 由 Cypresshil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焦慮(英語:anxiety)意指由於情緒或心理上產生內在衝突,進而引發非理性的憂慮或恐懼感受。

  • 焦慮可能在特定情況下產生;也有可能是慣性或是常見與普遍的一種感受。
  • 焦慮通常與佛洛伊德對於壓抑感受與衝動所提出的論點有關;此外,亦與習得或制約反應機制的概念相關。
  • 反應機制的概念提到,某些事件或刺激如果在過去曾經造成恐怖或緊張的經驗,就會引發焦慮。
  • 焦慮有很多形式,有社交方面的情緒焦慮,自我強迫,外傷後的壓力,甚至是恐懼症。

焦慮症的成因

  • 目前被認為和焦慮症有關的危險因子,我們整理如下:
    • 經歷或目睹傷害:經歷過虐待的孩童,或者是目睹傷害事件的人,有更高的機會在人生的過程中產生焦慮症。
    • 疾病造成的壓力:生理上的疾病也可能導致心理上的焦慮。
    • 壓力的累積:一個巨大的壓力事件,或者是許多小的壓力事件累積,可能在某個時間點導致焦慮症。
    • 個性:有些特定個性的人,會有更高的機率發生焦慮症。
    • 其他心理疾病:患有其他某些心理疾病的個案,例如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等,會有較高的機率發生焦慮症。
    • 遺傳:若家中有血緣關係的親屬,患有焦慮症的狀況,罹病的機率可能較高。
    • 藥物和酒精:使用藥物或酒精,特別是濫用的狀況下,可能導致或惡化焦慮症。
  • 常見有心理上以及身體上的症狀:
    • 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
    • 易怒

難以控制的擔心、憂慮 注意力難以集中,腦袋一片空白 睡眠障礙(例如失眠) 容易感到疲累 頭痛 肌肉僵硬緊繃(常見於肩頸) [1]

參考來源

  1. Susan. 焦慮症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與治療?. 美好的朋友. 2019-04-15 [2019-01-22] (中文). 


[1] ]]

青木宣親
原圖鏈接
  1. Susan. 蒲松齡前世與後身的傳奇. EagleVision Times. 2018-10-24 [2019-01-2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