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5月1日 (五) 10:54 由 L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观猎》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前期描写将军射猎情景的诗作。 诗从打猎的高潮写起,展开一连串飞动的场面,末两句以平缓反…”)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觀獵》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前期描寫將軍射獵情景的詩作。

詩從打獵的高潮寫起,展開一連串飛動的場面,末兩句以平緩反襯,使剛才的縱橫馳騁之狀仿佛仍然歷歷在目。風格輕爽勁健,結句又耐人回味。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觀獵

作品出處 《王右丞集》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作者 王維

創作年代 唐代

目錄 1作品原文 2注釋譯文 3創作背景 4作品鑑賞 5作者簡介 摺疊編輯本段作品原文 觀獵 觀獵 觀 獵(1)

【唐】王維

風勁角弓(2)鳴,將軍獵渭城(3)。

草枯鷹眼疾(4),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5),還歸細柳營(6)。

回看射鵰(7)處,千里暮雲平(8)。[1]

摺疊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摺疊語句注釋 (1)詩題一作《獵騎》。《樂府詩集》、《萬首唐人絕句》取此詩前四句作一首五絕,題作《戎渾》,《全唐詩》亦以《戎渾》錄入卷五一一張祜集中,皆誤。

(2)角弓:以牛角加強弓回彈強度的複合弓。

(3)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稱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4)眼疾:目光敏銳。

(5)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是古代盛產美酒的地方。

(6)細柳營:在今陝西省長安縣,是漢代名將周亞夫屯軍之地。《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藉此指打獵將軍所居軍營。

(7)射鵰:北齊斛律光精通武藝,曾射中一雕,人稱「射鵰手」,此引用其事以讚美將軍。

(8)暮雲平:傍晚的雲層與大地相連。[2]

摺疊譯文 角弓上箭射了出去,弦聲和着強風一起呼嘯!將軍和士兵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近郊。

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銳的鷹眼;積雪融化,飛馳的馬蹄更像風追葉飄。

轉眼間,獵騎穿過了新豐市,駐馬時,已經回到細柳營。

凱旋時回頭一望,那打獵的地方;千里無垠,暮雲籠罩,原野靜悄悄。

摺疊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前期的作品,是一首寫將軍打獵的詩。[3]

摺疊編輯本段作品鑑賞 摺疊藝術特色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次普通的狩獵活動,卻寫得激情洋溢、矯健有力。[2]

摺疊賞析 渭城為秦時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一絲兒春意。「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三句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兩句使人聯想到鮑照寫獵名句:「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但這裡發現獵物進而追擊的意思是明寫在紙上的,而王維卻將同一層意思隱然句下,使人尋想,便覺詩味雋永。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一則由於獵獲之意見於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

頸聯緊接「馬蹄輕」而來,意思卻轉折到罷獵還歸。雖轉折而與上文意脈不斷,自然流走。「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兩地相隔七十餘里。此二地名俱見《漢書》,詩人興會所至,一時匯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實。言「忽過」,言「還歸」,則見返營馳騁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細柳營」本是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用來就多一重意味,似謂詩中狩獵的主人公亦具名將之風度,與其前面射獵時意氣風發、颯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

寫到獵歸,詩意本盡。尾聯卻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向來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里暮雲平」。此景遙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湧,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於雲表見一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稱為「射鵰手」。此言「射鵰處」,有暗示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之意。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這首詩很善於運用先聲奪人、側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從而使詩的形象鮮明生動、意境恢宏而含蓄。詩寫的雖是日常的狩獵活動,但卻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將軍的驍勇英姿,感染力。在這首詩中王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卻是渴望效命疆場,期盼建功立業。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迴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準確錘鍊,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能巧妙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摺疊名家點評 《王孟詩評》:氣概(「風勁」句下)。極是畫意。

《批點唐音》:格高,語健,老手。

《唐詩廣選》:胡元瑞曰:首起句綺麗精工,與沈、宋合調。蔣仲舒曰:發端近古,武元衡「草枯馬蹄輕,角弓勁如石」正用右丞語。

《唐詩直解》:「草枯」二句,同是奇語,上句險,下句秀。結處淡而有味,可玩。

《唐詩訓解》:發端近古。……枯而疾,盡而輕,甚妙,便是鷙鷹、駿馬,矯健當前。結處淡而有味。

《唐詩鏡》:會境入神。……三四體物微渺,結語入畫。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首美將軍獵不違時,聲響高華。中寫出獵之景與已獵之事,綺麗精工,神凝象外。結見非疆域寧靖曷得此舉,閒淡超逸,機圓氣足。玩「回看」二字味深,轉出前此為目中所見,終不失「觀獵」題面。摩詰詩中盡畫,豈虛語者!唐仲言曰:結難於聯,起難於結。如此起語,唐人亦不多見。結謂邊疆宴然,無復有射鵰者,所睹獨暮雲寥寂耳,豈開元全盛之時乎?王玄曰:「草枯」、「雪盡」語比君臣道合也。當共賞音者細繹之。李夢陽曰:通篇妙。結句突出一意,更妙。

《唐詩評選》:後四語奇筆寫生,毫端有風雨聲。右丞之妙,在廣攝四旁,圜中自顯。如《終南》之闊大,則以「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顯之;獵騎之輕速,則以「忽過」、「還歸」、「回看」、「暮雲」顯之。皆所謂離鈎三寸,鮁鮁金鱗。

《唐詩摘鈔》:全篇直敘。起法雄警峭拔,三四音復壯激,故五六以悠揚之調作轉,至七八再應轉去,卻似雕尾一折起數丈矣。

《唐詩觀瀾集》:返虛積健,氣象萬千,與老杜《房兵曹馬》詩足稱匹敵。

《唐詩意》:雄悍之氣,可敵《秦風·駟鐵篇》。

《唐詩成法》:「渭城」、「新豐」、「細柳」皆皇都近郊,似非可獵之地,而將軍眾兵遊獵其速其遠如此。玩「千里」字、「暮雲平」字,意殆有諷乎?通篇不出「觀」字,全得「觀」字之神。

《唐賢三昧集箋注》:此首不過能品。顧云:三四有是景,人所不及道。

《唐詩別裁》: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絕頂,盛唐詩中亦不多見。起二句若倒轉,便是凡筆,勝人處全在突兀也。結亦有回身射鵰手段。

《繭齋詩談》:「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一句空摹聲勢,一句實出正面,所謂起也。「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二句乃獵之排場鬧熱處,所謂承也。「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二句乃獵畢收科,所謂轉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二句是勒回追想,所謂合也。不動聲色,表里俱徹,此初唐人氣象。此如「永」字八法,遂為五律準繩。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曰:前半極琢造,然亦全見生氣。後半一氣莽朴,渾渾落落,不在句字為佳。此等絕塵,沈、宋仿佛,雄才矣。評:起勢生動,五六全承第四而下,直騖至結,一片神行。

《精選評註五朝詩學津梁》:一起即押韻,精神團足。承聯即從上文而來,心靈手敏。收句相稱。

《唐宋詩舉要》:用流動之筆,與前濃淡相劑(「還歸」句下)。吳曰:逆起得勢(首二句下)。刻劃精細(「雪盡」句下)。收亦不弱(末句下)。

摺疊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點號規整 點號規整 王維(699-761),字摩詰(jié),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濟),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漢族。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不僅如此,王維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但是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王維在唐詩的範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