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影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5月24日 (日) 22:30 由 水中莲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三影塔,又名延祥寺塔,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雄州镇永康路,是一座六角楼阁式塔。该塔通高50.2米,建成于北宋大中祥…”)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影塔,又名延祥寺塔,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雄州鎮永康路,是一座六角樓閣式塔。該塔通高50.2米,建成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此後歷代均有修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20世紀80年代予以重修。1988年,三影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三影塔建成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此塔建成時相傳有三個影子,其中兩個影子倒懸,另一個影子向上。在三影塔的影子投射處,當地人曾修建了一座三影堂,人們曾經根據影子在堂內的位置來測吉凶。之後三影堂廢毀,具體位置無從得知。因此塔建於延祥寺旁,故又名延祥寺塔。此後延祥寺廢毀,而塔獨存。此後三影塔歷代均有修葺,其中以明代正統十一年(1446年)的維修規模最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82年,該塔得以大規模重修,1983年對殘損比較嚴重的第九明層拆除重建,並更換了塔剎。1986年,塔內的塔梯得以修復。1988年,三影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2月21日,南雄市人民政府連同社會各界人士舉辦了三影塔的建成1000年慶典。

結構

三影塔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雄州鎮永康路,是一座樓閣式磚塔,通高50.2米。平面呈六角形,底部基座為束腰須彌座,高1.78米,邊長5.15米。須彌座上為塔身,塔身外觀由下至上可分為九層,內部另有八個暗層。第一明層邊長4.5米,塔壁厚2.4米,第二明層及以上逐漸收分。每層塔身各面均開有一扇門,通向塔內的六角形塔心室。塔心室內壁砌有可攀登而上的塔梯,另開有佛龕。第二明層及以上的每層塔身外側均修有平座,平座外為有圍欄,下方有疊澀磚和磚砌斗拱。塔頂為塔剎,整體鐵質,由下至上依次為覆盆、寶瓶、九層相輪和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