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雲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5月30日 (六) 17:04 由 小帆兒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白雲石'''六方晶系,在{ }解理完全,硬度3.5~4,比重2.85。玻璃光澤,呈珍珠光澤的稱珍珠白雲石(pearl spar)。顏色很多種…”)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雲石六方晶系,在{ }解理完全,硬度3.5~4,比重2.85。玻璃光澤,呈珍珠光澤的稱珍珠白雲石(pearl spar)。顏色很多種,有暗粉紅色、肉色、無色、白色、灰色、綠色、棕色或黑色,透明到半透明。光性性質:(-);ω=1.681,ε=1.500。隨鐵之含量增加(傾向鐵白雲石的成分),比重和折射率亦增加。典型的鐵白雲石呈微黃的白色,但是由於鐵的氧化則會變成棕黃色。 [1]

產地與產狀

臺灣的白雲石主要出現在白雲岩內,很少單獨出現,臺灣白雲石礦主要產於大南澳群的大理岩中,在大理岩中呈夾層狀態,或呈扁豆狀之岩體。大理岩在分布地帶中局部出現。已知的較大岩體有大濁水溪地區、木瓜山區、清昌山區和清水溪等處(如圖5-9-1)。層狀的白雲岩厚度可達10~50公尺,甚或近100公尺,延長可達百公尺。扁豆狀或不規則團塊岩體,小者不過數十公分厚,十餘公尺長。白雲岩層風化後表面常因溶解而產生細溝紋或象皮狀之皺紋,是其一項特徵。 白雲岩品質較佳者可含MgO達21%,近於理論成分,可利用的白雲石之MgO含量都應在15%以上。白雲岩的成因是後成的,即大理岩中部分的方解石被富鎂溶液所替代,或與基性火成岩之侵入有關。方解石大理岩與白雲岩間的成分是可以相互遞變的,所以在名稱的使用上,也可用中間或過渡的形容詞,例如方解石質白雲岩或白雲石質石灰岩【Greensmith,19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