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计程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Bordeaux讨论 | 贡献2020年8月25日 (二) 11:44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计程车与台湾计程车之比较

台北计程车颜色的由来


计程车在台北的历史与现况

        台北地區的計程車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不要懷疑,正是日據時代由日本人引進的。不過那時候計程車都是有錢的大戶叫車乘坐的,譬如說板橋林家等,大部分的人還是乘坐三輪車。  
        民國四十年代末期,計程車客運誕生了。到了民國五十年代,汽車早已在許多先進國家普遍存在了。身為開發中國家的台灣,此時更大興土木,為了道路的拓寬和國內汽車工業的扶植,更使得三輪車汰換為計程車的聲音逐漸壯大,最後三輪車便漸漸消失在台北的街道上了。  
        計程車客運業的初期,政府並未對車輛數有所管制,加上進入的門檻簡易,造成日後車輛激增,引發許多社會問題,還有業者收入減少,交通日益惡化。於是交通部在民國 六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第一次全面管制,後來個人計程車牌照管制開放後,民國八十五年開辦了計程車運輸合作社的申請後,又引領一波車輛參與的競爭,使得當時計程車數量成長至歷史上的最高峰39408輛,後來由於捷運與公車運輸聯絡網的建立,計程車數量逐年下降。但至民國八十九年底經濟景氣低迷,失業人口激增,以致計程車數量驟增。  

在这恶劣的市场环境之中,政府制度的疏失,计程车满城跑,空绕、乱绕的现象屡见不鲜。招呼站的设置过少,在医院或者是百货公司的出入口甚至没有设立招呼站。大台北地区在 民国七十九年之后,许多车队就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如长青、联久、成功、巨翼、台湾大车队、大爱……等等。在这番竞争中,车队开始以改良计程车客运的服务为目标,目的为达到令人感到舒适安全的感觉,进而提高台北的城市形象,更可增加自身车队的载客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