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宋四大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7月28日 (二) 14:46 由 龍鳴九春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白鹿洞书院编辑 白鹿洞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星子县白鹿镇境内),西有左翼山…”)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鹿洞書院編輯 白鹿洞書院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位於江西省廬山五老峰南麓後屏山下(星子縣白鹿鎮境內),西有左翼山,南有卓爾山,三山環台,一水(貫道溪)中流,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白鹿洞四山環合,俯視似洞,因此而名。唐末兵亂,高雅之士來此讀書。南唐開元年間,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講學,稱為「廬山園學」。宋初擴建書院,與石鼓、睢陽、嶽麓並稱四大書院。南宋時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軍,到白鹿洞書院察看遺址,請孝宗批准,籌款建屋,徵集圖書,聘請名師、廣集生徒,親任洞主,親自講學,並制定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等五條教規,即有名的《白鹿洞書院揭示》。《〈白鹿洞書院教條》不但體現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經典為基礎的教育思想,而且成為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一。至此,「一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它與石鼓書院一樣,成為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基地。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於戰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維修為正統元年(1436),以後還有成化、弘治、嘉靖、萬曆年間的維修。進入清代,白鹿洞書院仍有多次維修,辦學不斷。19世紀末,中國政治、經濟發生急劇的變化,出現了教育改革的熱潮。光緒24年(1898年)清帝下令變法,改書院為學堂。白鹿洞書院於光緒二十九年停辦,洞田歸南康府(今星子)中學堂管理。宣統二年(1910),白鹿洞書院改為江西高等林業學堂。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對白鹿洞書院進行保護和維修。1959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