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定期不定量投资法

Sisley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4日 (五) 23:47的版本 (added Category:510 統計學總論 using HotCat

共同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法的推广,在国内已经超过10年的时间,最初的时候,是每个月固定扣款3,000元,不管行情怎么变化,每月投资金额就是3,000元,由此来累积共同基金的投资单位数。后来有些脑筋动得比较快的投信公司,又推出了所谓的定期“不定额”投资法,他们建议投资人若是碰到行情下跌的时候,可以增加扣款金额,如此可以加速降低平均成本,增加获利的机会。


其实原本每月固定扣款3,000元的定期定额投资法,已经隐含了上述“不定额”的观念在里面,但是严格的说,并非不定额,而是“不定量”,在每月扣款金额固定的情况下,随著指数的涨跌,每个月能买到的基金单位数都不一样,随著行情的上涨,固定的金额能买到的单位数越来越少;相反的,随著行情的下跌,固定的金额能买到的单位数越来越多。所以实际上这种投资方法,已经有加速降低平均成本的效用在里面。[1]


所以说传统的定期定额投资法,其实就是“定期不定量”投资法,既然有定期不定量投资法,理论上当然也可以有“定期定量”投资法。所谓的定期定量投资法,就是不管行情如何演变,每月买进“固定单位数”的共同基金,我们如果用指数型基金来说明的话,就等于买进1个单位的指数是一样的。底下我们就用图形来详细说明这两种投资法的差别。


假如你在2005年5月9号指数是1130.8点的那天,决定用定期方式投资上海股市的指数型基金,这时你有两种不同的投资法,1种是不管以后股市如何涨跌,每月在扣款日固定投资1130. 8元;另外1种是扣款日到的时候,就固定买进1单位的指数基金,而不管当时的价格如何。

定期不定量投资法照片来自


假设你从05年6月第一个营业日开始第一次扣款,一直到07年的2月,一共扣款21次。如果你用的是第1种的定期不定量投资法,你每次买到的单位数是以1130.8元去除以指数(假设基金的净值就是指数),经过21个月之后,你合计以23747.6元的总成本买到了16.863单位,而最后1天的指数收盘价是2785.43,以这个收盘指数乘以买进单位数,你最终日的资产总额为46,973元(因为小数点有效位数的问题,乘出来的数字有点误差),一共赚了23,225元,换算成报酬率为97.8%。


如果你用的是第2种定期定量投资法,你每次买进1单位的指数,扣款日时指数是多少点,那你就花了跟指数点数相同的钱。经过了21个月之后,你合计以32151.1元的总成本买到了21个单位,以最后1天的收盘指数乘以买进单位数,你最终日的资产总额为58,494元,一共赚了26,342元,换算成报酬率为81.93%。


从这个试算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传统的定期定额,也就是定期不定量投资法,在指数上涨的多头行情时可以获得比较低的平均成本,因为那是指数高的时候买得少,而指数低的时候买得多的缘故;即使是在指数下跌的空头行情时,这个方法一样可以得到比较低的平均成本。因此我们如果是要计算报酬率的话,定期不定量法的报酬率一定高于定期定量法,这是无庸置疑的。[2]


然而如果我们在意的是获利的金额而不是比率的话,那么用定期不定量的方法就不见得比较划算,因为这种方式投入的总成本比较小,就算有比较高的报酬率,但获利金额的绝对值不一定会比较高。不过这种推论的前题,必须是在指数持续上涨的多头市场时才会有效。


目录

影片

“定期定额”胜率100%躺著赚!投资心法大公开 |懒钱包LazyWallet


参考资料

  1. 定期定额投资法的真义10.27.2013 保险云世代
  2. 定期不定量投资法 07.27.2020 MoneyDJ理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