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屠呦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Mackerel讨论 | 贡献2018年11月3日 (六) 21:57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浙江寧波人,祖籍江蘇無錫中國中醫科學院终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抗瘧藥青蒿素雙氫青蒿素的發現者 [1]。這些抗瘧藥為20世纪熱帶醫學帶來顯著的突破,為熱帶發展中國家的人帶來福音,改善了他們的健康狀况,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瘧藥方面的卓越貢,與威廉·塞西爾·坎貝爾大村智共同獲得2015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以表彰他們三人發展出針對一些最具毀滅性的寄生蟲疾病具有革命性作用的療法,其中屠呦呦獨享其中一半獎金。

成就

  • 是歷史上第三位因瘧疾研究獲獎的人;
  • 是首位亞洲及華人女性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3]
  • 最值得一提的是, 她是首位接受本土高等教育且在中國大陸進行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


參考文獻

  1. 资料:屠呦呦的七项贡献. 网易. 人民网. 2015-10-05 [2015-10-05]. 
  2.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终获诺奖,引发“三大”争议. 财新网. [2015-10-05]. 
  3. 除了屠呦呦 还有哪些女性得过诺贝尔科学奖?. 法制晚报. 2015-10-05 [2015-10-05]. 
  4.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米勒 和 苏的引用提供文字
  5. 屠呦呦为何两年后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五百万奖金主要用于科研. 澎湃新闻. [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