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蛇纹岩

申昉讨论 | 贡献2020年10月6日 (二) 20:49的版本

蛇纹岩


蛇纹岩主要是由超基性岩受低-中温热液交代作用,使原岩中的橄榄石和辉石发生蛇纹石化所形成。蛇纹岩一般呈暗灰绿色、黑绿色或黄绿色,色泽不均匀,质软、具滑感。常见为隐晶质结构,镜下见显微鳞片变晶或显微纤维变晶结构,致密块状或带状、交代角砾状等构造。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主要由各种蛇纹石组成。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蛇纹岩 有关的矿产 铬、镍、钴、铂、石棉 性 质 一种变质岩 作 用 超基性岩受低-中温热液交代 主要组成矿物 蛇纹石、纤维蛇纹石等

基本内容

蛇纹岩在较大的超基性岩中常分布于岩体顶部呈帽盖状或分布于岩体边缘,有时也呈脉状或不规则状。较小岩体往往全部蚀变成蛇纹岩。与蛇纹岩有关的矿产有铬、镍、钴、铂、石棉、滑石、菱镁矿等。蛇纹岩也是一种良好的化肥配料。

成分

其化学式为Mg6[Si4O10](OH)8,其中w(MgO) =43.6% ,w(SiO2) =43.3% ,w (H2O) =13.1%,有时混入少量的FeO、Fe2O3、NiO 等成分。矿物学中把蛇纹石作为蛇纹石族矿物的总称, 这族矿物包括利蛇纹石、叶蛇纹石、纤蛇纹石(即蛇纹石石棉)等。

形成

蛇纹岩是超基性岩受高温气体~液体的影响变质而成,主要组成矿物为蛇纹石、纤维蛇纹石等,含MgO最高可达40%以上,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蛇纹岩多以深绿、黑绿、黄绿色为主,并有蛇皮状的青、绿色斑纹,色泽艳丽。蛇纹岩质地致密坚硬细腻,具可雕性、耐火性、抗腐蚀、隔音隔热等特点。块状蛇纹岩硬度为2.5~3.5,密度2.5~2.62g/cm3,具壳状或参差状断口。蛇纹岩在酸性介质中可以分解,释放出Mg、Si及各种微量元素。

蛇纹石是一种含水的富镁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如叶蛇纹石、利蛇纹石、纤蛇纹石等。它们的颜色一般常为绿色调,但也有青、浅灰、白色或黄色等。蛇纹石因为它们往往是青绿相间像蛇皮一样,故此得名。

在我国的分布

我国蛇纹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大都是超基性岩类型的蛇纹岩矿床,具有矿床多,规模大、分布广、质地条件好等特点。截至1995年,已在全国发现并探明储量的蛇纹岩矿区50余处,主要分布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这些省、区均有大型和中型矿床分布。已探明蛇纹岩矿石储量近120亿t,主要集中于中国西部地区,仅西北地区就占总矿石储量的80%。

关于蛇纹岩矿床的成因类型,目前在我国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国外对其研究也很少。有关专家根据我国蛇纹岩矿床大都产于超基性岩类中,按成因将其划分为自变质和他变质两种成因。根据岩石化学特征,将其划分为富镁质超基性岩,富铁质超基性岩、钙镁铁质超基性岩三种类型。

根据我国超基性岩体较多,蛇纹岩成矿主要与超基的分布相关,受构造及岩石类型的控制,同时,根据构造特点和岩石类型及矿床分布等情况,将中国分为两大成矿区域,以东经105°为界,西部成矿区以富镁质超基性岩、富镁铁质超基性岩为成矿特征;而东部则是以铁质、钙镁铁质超基性岩为主的成矿区域。超基性岩体的分布特点,基本表明了蛇纹岩矿床的分布特点,具有成带成群分布的特征。[1]

用途

蛇纹岩是一种良好的化肥配料。蛇纹岩是重要的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原料,由于纹理变化多,漂亮的蛇纹岩石也常被选做观赏石 ,著名的崂山蛇纹岩就是中国观赏石种之一。

我国蛇纹岩矿主要用于如下三大方面:

(1)利用蛇纹岩的光学效应,用于建筑装饰材料和玉石原料;

(2)利用蛇纹岩耐高温性能而应用于耐火材料;

(3)利用蛇纹岩晶体化学特性,开发应用其化学和物理性能,用于生产化肥、镁质瓷、冶金熔剂原料、轻质氧化镁和多孔氧化硅、医药等。

蛇纹岩与磷灰石或磷块岩一起煅烧可制成钙镁磷肥。蛇纹岩除主要成分Mg、Si外,还含有Ni、Cr、Co、Mn、Ti、Cu等多种微量元素,如单独施用蛇纹岩粉于农田,能起到长效微肥的作用。利用蛇纹岩作为生产钙镁磷肥和钙镁磷钾肥的配料,具有长效肥的良好效果,是一种稳定增产的好肥料。

蛇纹岩是重要的镁、硅资源,可从中制取轻质氧化镁和多孔氧化硅。轻质氧化镁纯度可达97%,是氯丁橡胶的重要原料:多孔氧化硅的SiO2含量达93%,用于吸附材料,有广泛用途。此外,含镁较高的蛇纹岩可以提炼金属镁。

蛇纹岩作为Mg、Si的重要原料及其易于酸蚀等特点,以及蛇纹岩中伴生有许多金属元素和色泽、质地及加工方面的一些优点,已成为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在化工、农业、建材、冶金及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作用,其资源与应用前景可观。

应用

据介绍,用蛇纹岩按适量配比采用了四种配料方案调制釉料:一种是全用蛇纹岩(粒径在60目以上),一种是用蛇纹岩与蛙目粘土为基料;一种是用蛇纹岩与蛙目粘土和高岭土为基料。使用表明,釉料色彩与釉烧温度和施釉厚度相关。釉烧温度通常在1240°~1250℃范围内,当接近1250℃时,釉面暗处显色为绿黑色,明处为浅黄色。施厚釉时,显色为深绿黑色,施薄釉时,由绿变为黄色。由于釉面色彩形成反差,相互映衬,富有变化和柔和感,加之其色彩和纹理十分酷似蛇纹岩,完全可与蛇纹岩加工装饰相媲美。因此用蛇纹岩制釉的发明其开辟了一新用途,也为制釉寻求到一种新的制釉原料。

蛇纹岩属于前震旦纪自变质或自变质迭加区域变质超基性岩浆矿床,经蛇纹石化蚀变作用形成。蛇纹岩中氧化镁含量41.07%,二氧化硅38.96%,氧化钙0.61%,三氧化工二铝0.62%,硫0.035%,磷0.0036%,镍0.22%。矿石质量好,可作钙镁磷肥原料及熔剂矿物配料和耐火材料,新鲜大块矿石还可作工艺品原料及建筑饰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