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伊夫琳·丽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isley讨论 | 贡献2020年11月26日 (四) 20:03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伊夫琳·丽尔(Evelyn Lear,1926年1月8日-2012年7月1日),美国女高音歌唱家。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曾出演歌剧《露露》、《沃采克》等。

伊夫琳·丽尔
伊夫琳·丽尔
[1] 来自360搜索]]
出生 (1926-01-08) 1926年1月8日(98岁)
美国
逝世 2012年7月1日(2012-07-01)(86岁)
国籍 美国
职业 美国女高音歌唱家
知名作品 《露露》、《沃采克》

 

简介

伊夫琳·丽尔(EvelynLear)1926年1月8日出生于纽约,原名为伊夫琳·舒尔曼,她的家族有著犹太血统,母亲是一位女歌唱家。

丽尔的学生时代是在朱莉亚音乐学院度过的,后来,她获得了去柏林音乐学院,追随伟大的匈牙利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伊沃格因学习声乐的机会,并就此在欧洲开始了自己的歌唱事业。

曾出演歌剧《露露》、《沃采克》,也曾演唱过莫扎特的《唐璜》与《魔笛》等。

生平

1926年1月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她的家族有着犹太血统,母亲是一位女歌唱家。学生时代是在朱莉亚音乐学院度过的,后来,她获得了去柏林音乐学院,追随匈牙利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伊沃格因学习声乐的机会,并就此在欧洲开始了自己的歌唱事业。

首先赢得别人关注的,是伊夫琳·丽尔在理查·施特劳斯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索斯》中的出色表现。

其甜美柔韧同时略带空灵的唱腔,总能获得有些挑剔的欧洲观众的认可,尤其是《玫瑰骑士》中扮演伯爵夫人玛莎琳,感人肺腑,具有超凡脱俗的美感。同时,伊夫琳·丽尔是少有的扮演过玛莎琳、奥塔维安、苏菲三个女性角色的歌唱家。

1958年,在由鲍尔特爵士执棒的伦敦音乐会上演唱《最后四首歌》。

1960年,伊夫琳·丽尔担任了《露露》音乐会版在奥地利首演的女主角。

《露露》是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一部未完成的歌剧,但无论是他所采用的十二音技法,还是极其成熟的人物形象塑造,都堪称是划时代的,同时也对演唱者音准、音色和力度提出极大考验。

1962年,于维也纳音乐周上饰演了阿尔班·贝尔格歌剧《露露》女主角露露。

20世纪60年代末,伊夫琳·丽尔因为嗓音疲劳、声带磨损等问题不得不放弃需要高体力、高难度的现代曲目,专攻莫扎特与意大利歌剧时,人们同样会在大都会歌剧院向她脱帽致敬。一面是莫扎特,另一面是贝尔格,作为一个以"女谋杀者"形象出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伊夫琳·丽尔有着很好的平衡感。

20世纪80年代,再次唱响完整版《露露》(第三幕由弗雷德里希·策哈续完)。

1985年,在大都会歌剧院进行告别演出。

2012年7月1日,在佐治亚州的桑迪斯普林去世,享年86岁。她的离开与德国男中音歌唱家、也是她工作伙伴的菲舍尔·迪斯考的仙逝,仅仅相隔两个月不到,可谓是一种冥冥中的约定了。[1]

代表作品

演唱过理查·施特劳斯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索斯》、《玫瑰骑士》、《最后四首歌》、阿尔班·贝尔格歌剧《露露》、《沃采克》等。

婚姻家庭

伊夫琳·丽尔的丈夫是美国男中音歌唱家托马斯·斯图尔特(ThomasStewart),二人曾同在朱莉亚音乐学院求学,演唱并录制过大量瓦格纳的歌剧,并共同设立了鼓励美国年轻歌手的基金会。

托马斯·斯图尔特已于2006年去世。

人物评价

奥地利大指挥家卡尔·伯姆在他的自传中这样评价伊夫琳·丽尔:"我要对美国的歌唱家赞誉几句,在我看来,如果撇开北欧地区那些最优秀的声音,美国歌唱家天生的嗓音条件称得上是最棒的。同时,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异乎寻常的发奋精神和不知疲惫的工作态度,完全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美国乐评人哈罗尔德·C·勋伯格对伊夫琳·丽尔的演唱(指)赞不绝口:"聪明极了,擅长准确地捕捉潮水般音符中的每一个音,同时不失强烈的戏剧张力。"

相关影片

Richard Strauss / Evelyn Lear, 1964: Morgen ("Tomorrow"), Op. 27, No. 4 - Text in German, Italian
Evelyn Lear sings Donde lieta uscì (in German)
Wolf / Evelyn Lear, 1965: Agnes - Lieder Nach Gedichten von Eduard Mörike
Evelyn Lear, "Morgen," Richard Strauss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