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文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3日 (五) 13:40 由 Slf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Emperorcn box |圖像= |圖說= |名稱=晋文侯 |名=仇 |諡號=文 |政權=晋國 |在世=前805年—前746年 |在位=前781年—前746年 |父=晉穆…”)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文侯
概要
諡號
政權 晉國
在世 前805年—前746年
在位 前781年—前746年
晉穆侯

晉文侯(前805年-前746年),姓,名。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早期的晉國君主,第十一任統治者。

生平

晉文侯本來是晉穆侯的太子,但其叔殤叔在穆侯死後自立,晉文侯被迫出走。四年後以武力手段推翻殤叔而登位。

文侯元年,周幽王死。平王宜臼和攜王余臣各自稱王,周二王並立。

清華簡·系年》記載:「(周攜王)立二十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於虢。」[1]同一事,《古本竹書紀年》記載:「二十一年,晉文侯殺攜王。」周室歸一。

晉文侯擁立周平王,《清華簡·系年》記載:「周亡王九年,邦君、者侯焉始不朝於周,晉文侯乃逆平王於少鄂,立之於京師。三年,乃東徙,止於成周。」[1]因此《國語·鄭語》評價「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國語·周語》記載富辰諫周襄王的話:「我周之東遷,晉鄭是依」。又《春秋左氏傳·隱公六年》:「周桓公言於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對晉文侯協助東遷的功德予以褒揚。

對晉文侯如此大功,「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尚書·文侯之命》)《文侯之命》即是周平王褒獎晉文侯時所作。

春秋左氏傳·宣公十二年》晉人士會提到了平王對晉文侯的命令:「昔平王命我先君文侯曰,與鄭夾輔周室,毋廢王命。」《國語·晉語》記載:「鄭先君武公與晉文侯戮力同心,股肱周室,夾輔平王」。

晉文侯在汾水流域等地擴張晉國疆土,並得到周平王的承認。《清華簡·系年》記載:「晉人焉始啟於京師。」[1]《今本竹書紀年》:「(平王)賜秦、晉以邠、岐之地。」邠地就是晉文侯併吞的。

文侯在位共35年,於前746年去世。

晉文侯的夫人為「晉姜」,晉姜作晉姜鼎或稱韓城鼎,晉姜鼎為宋代考古圖》所著錄,《殷周金文集成》編號為「五·二八二六」。其銘文敘述了晉姜輔助晉文侯的事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