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梁興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0月29日 (二) 21:54 由 William123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参考文献
前往: 導覽搜尋
梁興初(1912—1985)
梁興初
出生 (1912-08-23) 1912年8月23日(111歲)
江西吉安
逝世 2018年11月3日(2018-11-03)(33歲)
國籍 中國
職業 高級將領
中將軍銜

梁興初 (1912—1985),男,江西吉安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115師教五旅旅長,新四軍獨立旅旅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軍長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率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曾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黨內,曾任中共四川省委、成都軍區黨委第二書記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人物生平

梁興初,1912年8月23日出生江西吉安廬陵縣(今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村一貧苦的手工業者家庭,自幼為僱主打鐵,深受剝削和壓迫。1930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歷任班長、排長、連長、連政治委員、營長、團長。在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作戰中,英勇頑強,機智靈活,身先士卒,與敵拚搏,榮獲紅四軍三級獎章。在兩萬五千里長征中,擔任紅軍第一任騎兵偵察連連長,多次出色地完成重要的偵察和戰鬥任務,晉升為二團團長。到達陝北後,參加了直羅鎮戰鬥和東征、西征作戰。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115師教五旅旅長,新四軍獨立旅旅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軍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率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曾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共四川省委、成都軍區黨委第二書記等職。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5年10月5日在北京病逝。
1930年四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十一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班長、排長、連長、(長征中曾負責給毛尋找精神食糧報紙)營長,紅一軍團第二師二團團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鬥爭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營長、副團長,蘇魯豫支隊副支隊長兼第四大隊大隊長,東進支隊支隊長,一一五師教導第五旅旅長,新四軍獨立旅旅長,濱海軍區十三團團長、濱海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山東軍區第一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師師長,第六縱隊副司令員兼十六師師長,第十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四十七軍軍長,三十八軍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軍長、第二十兵團代司令員,志願軍西海岸指揮部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
1949年任第四野戰軍第47軍、第38軍軍長,率部參加了宜沙、衡寶、湘西、廣西和滇南諸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38軍軍長, 率部參加抗美援朝第一至第四戰役。指揮部隊在飛虎山、松骨峰、清川江畔、龍源里、漢江南岸等地,打得美軍、南朝鮮軍聞風喪膽。 1954年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員。 著名作家魏巍採訪了指揮松骨峰戰鬥的營長王宿啟,根據戰士們英勇殺敵的事跡寫了長篇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後,在全國人民中產生了極大影響。從此,「最可愛的人」成了志願軍的代名詞。後來中國文藝工作者以三十八軍的戰例為素材拍攝的電影《奇襲》,也極受觀眾歡迎。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梁興初是我軍赫赫有名的戰將,三十八軍的老軍長。參加了抗美援朝一、二、三、四次戰役。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指揮的三十八軍戰功卓著,被中央軍委通令嘉獎,讚譽為「萬歲軍」。

巧建奇功編輯

1935年9月16日夜,紅一軍團四團發起了臘子口戰鬥。經過一夜激戰,17日早晨拔掉了這顆釘子,並窮追敵寇九十里,前鋒偵察部隊一直前伸到甘南重鎮——岷縣。由於信息閉塞,毛澤東、一軍團首長都未定下部隊開往何處的決心。 梁興初帶領偵察連剛到岷縣一個村莊準備宿營,軍團部就派通信員通知他和指導員曹德連去軍團部接受任務。兩人來到軍團部,毛澤東、林彪、聶榮臻、左權都在那裡。左權向他倆下達了立即出發去哈達鋪偵察敵情、籌集糧食和物資的任務。「就這些?」梁興初對通知緊急而偵察任務平凡感到有些疑惑。「等一會兒,毛主席還要親自給你們布置任務。」毛澤東向他們走了過來,說:「我只補充一點,就這麼一點點,你們想法給我搞點『精神食糧』來,國民黨的報紙、雜誌,只要是近期的,各種都給搞幾份來。這可是個特殊的任務喲!」 接受任務後,梁興初立即召開骨幹會議進行研究,後經報請上級批准,同意偵察連化裝成國民黨中央軍前往執行任務。全連指戰員一聽說要去前方哈達鋪偵察敵情,籌集物資,個個都精神抖擻。 哈達鋪離駐地有三十多華里,是個小鎮,鎮內有一條一里多長的街道,駐兵不多。偵察連指戰員換上了國民黨軍隊的軍服,梁興初戴中校軍銜,下午4點多鐘出發,天黑時分到達,大搖大擺往鎮裡開。鎮口值勤的敵軍看到他們那副打扮,而且開口講話就是「他媽的、他媽的」,又是南方口音,真以為是中央軍到了,連大氣都不敢喘,立即列隊迎接他們開進鎮裡。「中央軍」的到來,使當地政要人物感到莫大的榮耀。哈達鋪的鎮長、國民黨鎮黨部書記、保安隊長都趕到鎮公所畢恭畢敬迎接。國民黨駐岷縣魯大昌師的一個少校副官,從省城回鄉路過並住宿哈達鋪,也趕來拜訪。 偵察連進鎮後,一部分人包圍了鎮公所,使該鎮政要人物一個都跑不掉。一部分人控制了當地駐軍,管制了交通要道,一部分人去郵局查找報紙,給毛主席找「精神食糧」。 梁興初在鎮公所與當地政要人寒暄之後,切入正題,詐稱第二天有一萬多中央軍路過該鎮,急需糧草等物資,要鎮長立即辦理。鎮長不敢怠慢,急忙派人下去布置。梁興初確定各路人馬到達指定位置並控制了鎮內武裝後,鄭重宣布說:「我們是共產黨,是紅軍。這裡的人誰也不准動!」鎮長等人一聽就傻了眼,副官當場被擒。 魯大昌部的那個副官就住在郵局旁的一個旅館裡,他隨行的有幾匹駱駝和馬匹,帶有書報、藥材和衣服等東西。從中翻出一批《大公報》、《山西日報》等,其中有一張《山西日報》刊登了如下一些消息:徐海東率領紅軍連克兩當、秦安、德隆等地,7月下旬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二次「圍剿」,共殲國民黨正規軍四個營兩千餘人,解放了安定、延安、延長、靖邊、保安等縣城,使陝甘根據地連成一片。還有一張刊登了徐海東率紅軍與陝北劉志丹紅軍會師的消息,並載有陝北根據地略圖。為了讓毛澤東和軍團首長早點知道這個消息,梁興初決定連夜將報紙和魯部少校送往軍團部。梁興初帶領偵察連不費一槍一彈,圓滿完成了找「精神食糧」和籌集糧食物資的任務。 俘虜和報紙很快送到了軍團部,毛澤東見到報紙,高興地對梁興初說:「把這個副官交給林彪處理,一定要優待和寬大,因為他給我們送來了那麼多的『精神食糧』,立了大功。我們的偵察兵,這次出去收穫最大,把劉志丹的根據地給『抓』來了,好!就這樣,從現在起,梁興初,你的偵察連作為先頭部隊,每到一地,你們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我找『精神食糧』。」 陝北還有一個根據地,這真是個天大的喜訊!根據這一情報,中央很快作出了決定,紅一方面軍改稱陝甘支隊,向劉志丹創建的根據地挺進。

成立騎兵偵察連

1935年10月初的一天,梁興初帶領偵察連行進在涇源至固原的大道上去執行新的任務。突然,前哨偵察兵報告,路旁的青石嘴村里,一支騎兵部隊正在休息,一百多匹戰馬聚在一起,滿地擺放着馬鞍子,敵騎兵有的正在吃飯,有的躺在草垛子上打盹。梁興初立即命令部隊隱蔽待機殲敵。他以最快的速度向林彪、聶榮臻、左權作了匯報。 毛澤東當即命令:「打掉它,但不要傷了戰馬。」偵察連和二團集中了十多挺輕重機槍,利用河溝、草叢作掩護,分兩路隱藏。梁興初率領偵察連首先衝進村莊,突然發起猛攻,打得敵人暈頭轉向。一個多團的騎兵,乖乖束手就擒。這次奇襲,斃俘敵兩百餘人,繳獲戰馬一百四十餘匹。第二天,軍團參謀長左權來到偵察連,傳達了毛主席的命令,把偵察連正式編為騎兵偵察連。於是,梁興初成為我軍第一位騎兵偵察連連長。 第一次當騎兵,大家都很高興,但對於只和黃牛打交道而分不清騾與馬的南方籍戰士來說又有了一個新課題。起初大家對如何騎馬、餵馬、馴馬一竅不通,更談不上驅馬快跑。第一天訓練就有一人摔成重傷、六人輕傷。經過休整訓練,騎兵偵察連很快掌握了騎兵技術,並接受了毛主席和軍團首長的檢閱。 10月中旬,部隊向陝甘寧邊區挺進。梁興初率領他的偵察連在吳起鎮戰鬥中,時而穿梭於敵群之間,打滅他們的威風;時而衝進敵人的指揮所,摧毀敵指揮機關;時而端掉敵人的崗哨,活捉敵哨兵,為首長定下殲敵策略提供了可靠情報。吳起鎮戰鬥勝利結束後,軍團首長又將繳獲馬鴻賓部的戰馬和固原戰鬥中東北軍的騎兵俘虜補充到騎兵偵察連,後來騎兵偵察連發展為威震敵膽的八路軍騎兵偵察團。

參考文獻


視頻

https://sv.baidu.com/videoui/page/videoland?pd=bjh&co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