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稼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14日 (三) 21:32 由 Harmon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的原子彈之父「鄧稼先出生於1924年6月25日,安徽省懷寧縣,後全家遷往北平。 1929年9月,入北平武定侯小學至三年級。 1932年,入北平四存小學四年級至畢業。 1935年,入北平志成中學,讀一年級。 1936年,插班考入北平崇德中學初中二年級,讀至高一(因抗日戰爭,崇德中學在1939年停辦)。這三年,他在英文、數學、物理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搬遷至雲南昆明。因父親患重病,鄧稼先一家滯留已淪陷的北京。 1939年9月,十五歲,再入北平志成中學,讀高中二年級。 1940年5月,為避迫害,未讀完高二,途經上海,香港和越南的海防、老街,到達昆明。 1940年7-9月,在昆明升學補習班學習,入四川江津國立第九中學,讀高中三年級至畢業。 1941年秋,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鄧稼先畢業。北大遷返北平,應聘在北大物理系任教。 1948年夏,考取了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研究生。 1950年,獲博士學位,衝破重重險阻回到新中國,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 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 1953年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為北京醫科大學神經解剖學教師。他們生有一子一女。 1954-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副學術秘書,協助錢三強教授和吳有訓副院長工作。 1958年8月調到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後歷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副主任等職。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 1980年,增補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82年,獲全國自然科學一等獎。 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1985年,因直腸癌於7月30日住院。是年,因」原子彈的突破和武器化」和「氫彈的突破及武器化」,兩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1986年5月,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榮獲國家「七五」期間第一枚全國勞動模範獎章。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貢獻的科技專家,並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