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龙洞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Lcfa讨论 | 贡献2021年4月2日 (五) 14:08的版本 (added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洞乡美景
面积	
132.7平方千米
中文名称	
龙洞乡	
人口	
24462人(2002)年
地理位置	
云阳县城东部
目
录
1重庆市云阳县龙洞乡
2云南华坪县龙洞乡

重庆市云阳县龙洞乡

龙洞重庆市云阳县唯一跨江而治的乡。位于云阳县城东部,东接奉节县康平乡,西连红狮镇、洞鹿乡,南邻故陵镇、奉节县甲高镇,北界奉节县公平镇。处于云

阳、奉节两县交界六乡镇相接的特殊地理位置[1]。因境内有一石洞,传说洞中有龙而得名。全乡幅员面积132.7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原驻地坝上,因三峡工程的兴建被

淹没,1999年迁至龙槽村四组大麦沱,西距云阳新县城90千米。新集镇占地面积7公顷,人口约4000余人[2]

龙洞乡美景

  【建置沿革】

龙洞乡明朝属居仁乡东市里龙洞堡、大龙堡、寺庄堡。清朝中叶属红狮下甲。清末民初属红鹿乡。民国19年以红狮下甲、谭家甲成立龙洞乡,乡团委会驻地坝

上。民国22年撤销龙洞乡,其地并入鸿鹿乡。民国28年3月,又从鸿鹿乡分出部分保甲成立龙洞乡。次年又与红狮乡合并成立鸿鹿乡。民国30年又从鸿鹿乡分出,属第

五指导区。民国36年撤销龙洞乡,其地并入红狮乡,属第一指导区。1949年12月6日和平解放,12月18日,县人民政府发布政区调整布告,成立龙洞乡人民政府,隶城

关区。1950年4月,划属故陵区。1951年4月废除保甲,改保为村、甲为组。同年7月隶属第四区。1953年民主建政,龙洞乡分成太和、杨柳、龙洞、黄水、双梅、桂河

6个乡,并将七丘村划归红狮乡,各乡均下辖2个村,属第十二区。1956年合作化运动中,以太和、黄水两乡合并成立水田乡;杨柳、龙洞、双梅、桂河4个乡合并成立

龙洞乡。1958年成立龙洞人民公社,属故陵区,社委会驻地坝上。1961年体制调整,改属红狮区。1981年地名普查时,将小龙大队改称为龙槽大队、大龙大队改称龙

石大队、民主大队改称龙江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为村、生产队为组。至2002年末,全乡有坝上、二道、金桥、云奉、马合、桂花、柳树、高建、银河、朝

阳、龙石、龙槽、龙江、东升共14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

  【地势地貌】

  龙洞乡属高中深丘地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在95米—1480米之间。境内山大坡陡,沟壑纵横。因其地质情况复杂,被全国地质大师崔炳权称为“库区地质博物馆”。   【气候】   山地立体气候明显,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约290天。自然环境良好,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姓氏人口】   全乡居民汉族。姓氏以李、刘、程、董、姜等为主,姓氏人口多群居或聚居,构成全乡的基本人口群体。2002年,全乡共有6701户24462人,每户平均3.65人。其中镇区人口49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0.02%;有在业人口163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8153人,第二产业2814人,第三产业5339人。   【资源•物产】   截止2002年末,全乡耕地面积599.33公顷,其中水田195.87公顷,旱地403.46公顷;25º坡度以上耕地309.13公顷,占全乡耕地面积的51.58%。全乡有水库3座,山平塘176口,蓄水能力24.86万立方米,能基本满足全乡农田灌溉。   龙洞乡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马铃薯、芬葱、蔬菜、油菜、芝麻、黄豆、胡豆、豌豆、茶叶,其中龙槽村、龙石村的香米、黑米,清香可口;桂花村的茶叶味正香浓,远近闻名。经济林木品种繁多,有脐橙、柑桔、桃、李、杏、油桐、核桃、花生等。副业以渔、猪、羊、鸡、鸭的饲养为主。   龙洞乡地下矿藏资源丰富,以煤、石灰石为主,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已有马合煤厂、桂花煤厂、芭蕉湾煤厂三家企业进行开采经营,日出煤量4万千克。   【经济发展】   龙洞乡是农业大乡,农业经济居全乡经济的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后期前,大部分农民能基本解决温饱。1998年以后,政府引导农民调结构,各种主导产业迅速崛起,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龙槽村科技示范带头人邹后明,带领农民群众学习种植芬葱技术。在逐步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率先在全乡成立了第一个专业性农产品产销协会—龙槽村葱花产销协会,利用信息,实行定点销售。现以龙槽村的4个组为主要生产基地进行生产,产品销往本县县城、万州、奉节、宜昌等地,年利润约70万元。桂花村12组田延政开办的茶园拥有13.3公顷的生产基地,年产茶叶3500千克,产值14万元。全乡86%的村生产油桐,桐油外销湖北宜昌、奉节等地,年利润 400万元。龙槽村4组胡后明,饲养南江黄羊100余只,年提供优质羊35只,收入1.7万余元。2002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452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3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7元。共生产粮食887万千克、油料40万千克、肉类185.4万千克、水果155.6万千克、蔬菜272万千克。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98.67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715.26万元。全乡群众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少部分群众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   20世纪90年代,全乡有水电站1座,砖瓦厂2家,乡镇企业总产值680万元,利润74万元。至2002年,全乡工业企业9家,企业总产值1134万元,全年上缴税金15万元;私营企业9家,其中红石梁页岩砖厂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年产砖101万块,产值17.17万元。   【社会事业】   解放前,龙洞乡交通闭塞,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全乡仅有中心校1所,保校8所,教师20人,学生450人;有中药铺2家,医生5人。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项事业有所发展。1981年有农中1所,小学42所,教师115人,学生4100人;有公社医院1所,医护人员15人,合作医疗站14个,赤脚医生30人。1998年,全面启动乡村公路、组级公路建设,村村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工程,开通加密电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等,特别是2001年以来,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逐步与全县中上等水平接轨,全乡社会事业发展迈入全县中等水平。到2002年末,全乡共有九年制学校1所,村校14所,共有在校学生4230人,教职工89人;建有文化服务中心1所,能满足人民群众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设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4个,医务人员61人,基本能满足全乡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建有敬老院1家,入院老人15人。全乡组组通公路、电视、电话。12个村开通了加密电视,拥有闭路电视700余户。龙洞新集镇已实行“电、水、电视、电话”四通。

云南华坪县龙洞乡

龙洞乡位于华坪县西北部,全乡总土地面积163.8平方千米,辖龙洞、左岔、田坪、马路梁子4个村委会,50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有总人口6576人,农户1591户,劳动力3706人,少数民族3112人,其中:傈僳族2688人,彝族360人,苗族40人,纳西族17人,壮族4人,普米族2人,回族1人。   2002年末,全乡耕地694.3公顷,其中有水田74公顷,旱地620.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1公顷,全乡粮食总产量202.46万千克,比上年的198.95万千克增加3.5万千克,增长1.76%.人均有粮307.9千克;农业总产值达679.43万元,比上年的676.056万元增加3.38万元,增长1.5%;工业总产值达1450.3万元,比上年的1325.7万元增加124.6万元,增长9.4%;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35.5万元,比上年的1076万元增加59.5万元,增长5.5%;农村经济纯收入达822元,比上年的780元增加42元,增长5.38%;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1800.1万元,比上年1565.9万元增加234.2万元,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26.667万元,比上年的24万元增加2.667万元,增长11%   农作物播种面积1367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70.8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5.7公顷,经济林果360.5公顷。

视频

探秘龙洞乡原子洞 2021年02月16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