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傅抱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Aachen讨论 | 贡献2018年12月23日 (日) 00:11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傅抱石(1904-1965),中国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原名长生、瑞麟。傅抱石,生于 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1965年9月29日卒于江苏省南京市。绘画艺术开启现代金陵山水画派一代新风,具有强烈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个性突出,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与钱松岩、亚明、宋文治等被称为“金陵画派”之代表画家。还善书法、篆刻。

其篆书基于汉印,化入秦篆、两周金文,典雅端穆。楷书、行书具晋唐风韵,谨严遒劲,方直险峻。治印初学赵之谦,后融各家之长,自成一格,雅正刚劲,奇崛多姿。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57年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当时用中国画形式画欧洲风光尚属罕见。1959年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表现了祖国河山的雄奇壮美,毛泽东亲为题句。

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1965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岁。

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