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散大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月14日 (四) 19:33 由 久明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散大夫'' File:4c889517cd7cb92345dc49c26d5550290cfdcada3615c-U4X6YZ fw658.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4%B8%AD%E6%95%A3%E5%A4%A7%E5%A4%A…”)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散大夫

官名,簡稱中散。金、元宦官散官名。

基本信息

名稱 中散大夫 性質 古代官名
拼音 zhongsandafu 品級 正五品

簡介

官名,簡稱中散。王莽時置,或作東漢光武置,掌論議政事,員額三十人。歷代沿置。唐、宋為文散官,正五品上,為文官第十階。宋元豐改制後,以換光祿卿至少府監各官。後定為第十四階。元廢。 漢時有中散大夫,屬光祿勛,秩六百石。中散大夫在漢時屬於皇帝從官的行列。無固定員額,也無固定職事,有時承擔傳達聖旨的任務。

參考資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