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须达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Hui0721讨论 | 贡献2021年5月16日 (日) 21:52的版本 祗園典故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须达多。原图链接

须达多(译音:Sudatta,意为“善施”),古印度憍萨罗国富商,波斯匿王的大臣,因常布施衣食照顾贫苦无依孤者,人称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a),与祗陀太子共同布施福田,供养祇园作为释迦牟尼佛说法园地。

祗园典故

古印度憍萨罗国是富有国度,首都“舍卫”(译意“闻物”财宝丰足),人民具多闻解脱之德,国王为波斯匿王 (译意“胜军”)。因其兵备完整,常胜诸国,以此为名,其太子名祇陀(译意 “战胜”)。波斯匿王的大臣须达多财富无量,乐善好施,常周济孤苦无依之人,故被称为“给孤独”

供养佛陀

祗园典故佛经多所记载,给孤独长者-须达多原本信奉婆罗门教,因听闻释迦牟尼佛说法后深受感动,发心建立精舍供养佛陀及僧众,在国城南郊觅得园地,地主是祗陀太子。太子常于此处赏游,得知须达多欲购地,戏言若能将黄金铺满园地就卖出。没想到须达多真以黄金满园铺地,太子却反悔不愿割爱,但须达多执意甚坚,太子突然想到树林皆未贴上黄金,因此决定土地属须达多,但树林仍为己有,奉献供佛陀说法,佛陀命名-祗树给孤独园,简称祗园,即祗园的由来[1]。给孤独-须达多发心

法缘初起

给孤独长者-须达多膝下有七儿,及至成年长者一一为他们完婚,最后仅剩幺儿,因幺儿面容俊俏深得宠爱,须达多央请婆罗门人代为寻觅系出名门的大家闺秀,婆罗门人四处打听得知王舍城有位富豪-护弥,他的女儿长得如花似玉,于是向须达多推荐。

依王舍城律法,若遇有前来乞食的人,必须令家中尚未出阁的女子持物布施。因此婆罗门人就到富豪家中乞食,富豪的女儿见人上门乞食,便端著食物布施。婆罗门人一见惊为天人,心想总算不负所托,此时询问女子是否曾有人前来托钵乞食,女子答以尚无人前来乞食,婆罗门人于是请求女子要见其父亲一面。女子就请父亲护弥出门,护弥见远道访客热情相迎,婆罗门人娓娓道明来意,恰巧护弥也在筹谋女儿婚事,对婆罗门人的请求很快就答应了。

此时正巧有商人要前往舍卫国,婆罗门人便请他代转一封书信给须达长者,表示已经物色到最佳人选。须达多收信后非常高兴,就向波斯匿王告假筹备儿子婚事,国王赏赐了大批珍宝添做聘金,须达长者将部份珠宝用来赈济为儿子积福,而后亲自到护弥家中提亲。护弥盛情接待并留其在家过夜,当晚护弥家中仆人异常忙碌,须达多看见如此多的丰盛美食,不禁好奇问护弥,是在准备宴请国王大臣?还是婚宴?然而出乎意外,护弥告知是在准备迎请佛陀及比丘僧众。[2]

识佛与僧

须达多一听到护弥提及“佛、僧”之名时,汗毛直竖感应道交,问道:“佛是什么?为什么叫佛?我愿了解其义。”护弥解释:“佛者,有净饭王之子悉达多,出生时天降瑞应,具三十二种吉相,身旁有万神侍卫,出生后即行走七步,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他的皮肤是黄金色,有三十二庄严相,八十种好,如果在家应当作金轮圣王,统领四天下。他年少见生老病死种种苦,不乐在皇宫享福立志出家修行,于是夜半翻越城门到山林,历经六年苦行终于开敷大智慧,断除一切漏尽烦恼,降伏魔众十八亿万,号曰[能仁],具有十种超凡智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他光明照耀,三达遐鉴,故又号称‘佛’。”

须达多再问:“那什么又是僧?”护弥回答:“佛陀成道后,本欲独居山林,后来大梵天王下凡劝请佛陀为苍生转妙法轮,佛陀应允来到波罗柰鹿野苑,为拘邻五人转法轮说四谛,使他们漏尽结解成沙门,俱足神通之力,上虚空中有八万诸天神得须陀洹果。接著,[郁卑迦叶兄弟等千人得漏尽通,五百比丘得阿罗汉果,神通广大自在,能为众生作良佑福田,这就是‘僧’”。

须达多闻后欢喜踊跃渴望亲见佛陀。但王舍城必须到深夜三时以后才开城门(初夜、中夜、后夜,是谓三时。),须达多中夜时分出门,城门未开,他见一旁有间供奉天神的宫庙,便上前礼拜。由于一时忘记念佛,他内心感到恐惧,心想若摸黑前往遇到恶鬼或猛兽,恐遭不测,于是暂回城内,待明晓再前往。”[3]

须达多有位亲友往生后当天神,因见须达多反悔,便下凡为他打气:“居士切莫后悔,尽管前往谒佛,你必将获得无量法益,假使你今日得到了百车的珍宝,也远不如转足一步往谒世尊,假使你今日获得更珍贵的白象珍宝,也远不如举足一步往趣世尊,假使你今日所得如一阎浮提满中的珍宝,同样远不如转足一步至世尊所得之利弘多。”须达多受到天神鼓励勇气倍增,恐惧感立即消失,寻路来到世尊面前。

花开见佛

世尊此时早以神通得知须达多前来,便出外经行。须达多从远处遥望世尊,犹如金山、相好威容,远远超过于护弥所描述。他因见佛而心生欢悦,但不知如何礼佛,这时首陀会天神,在空中遥见须达多来见佛,发现须达多不知如何礼佛,便以神通化做四人行列跪在世尊面前,额头触地顶礼双足长跪问讯,接著再右遶佛陀三圈,最后恭敬地坐在一旁。须达多见天神示范起身离坐,重新问讯右遶三圈恭敬坐在一旁。

世尊为长者说四谛与苦空无常之法,须达多闻后欢喜雀跃,真诚纯洁的心就像一块白布承接了佛陀圣法,成就须陀洹(初果)。他长跪合掌问世尊:“王舍城中是否还有如我一般易受摄化的人?”佛陀说:“没有!城内百姓多半信奉邪教根深蒂固难以教化。”须达多又说:“是否恳请世尊亲临当地除邪就正?”世尊回答:“出家之法与俗家有分别,僧人住所也有不同。目前舍卫城并无可容出家人居住的精舍,去了那里也无法教化。”须达多向佛陀承诺:“如果佛陀要亲身前往,就为佛陀及僧众兴建精舍,希望世尊听许。”世尊默然接受。

布施福田

但须达多未曾建过精舍,祈请佛陀派弟子相助。世尊想到舍卫城内充斥外道信邪倒见,唯有派遣出身婆罗门种的舍利弗才能成事。须达多为了早日完成佛事,问舍利弗尊者:“世尊脚程日行几里?”舍利弗说:“一日约半由旬,一如转轮王足行之法,世尊也是如此。”须达多即于路旁约二十里先作一座客舍,内部陈设与饮食一应俱全,做为佛陀与僧众中途休憩之地。

皇天不负苦心人,须达多发现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有一处林地郁茂的园地,不仅林相优美且远近适中,可做为精舍用地。于是拜访祇陀太子,太子笑著拒绝表示并不缺钱,是平日散游之地不卖。但须达多再三央求,太子仍不肯割爱,表明园林无价,还故意刁难他,若能以黄金铺满地就卖。须达多一口答应,太子反悔只是玩笑话不算数。须达多正色对太子说:“身为太子却妄语欺诈,将来如何绍继王位?如何抚恤人民?”这时首陀会天的天人在空观见,知道须达多是为建精舍才购地,深恐日后两造兴讼律法会偏袒太子,反而不利,故以神通化作一人下凡劝导太子,既已许价契约就成立,不应妄语出尔反尔。太子自知理亏,只好依约而行,须达多即刻派人以大象担负著一千八百万黄金倾园而倒,但仍有些许空隙未填满,心中盘算不知还需要多少黄金才足够?太子看须达多踯躅不前提意解除交易。但须达多耗尽家资在所不惜,估算将平生所藏的黄金全数拿出,祇陀太子见须达多如此坚决,不禁被他的真诚感动,心想长者口中所说的佛陀,必定是位世外高人大圣德者,否则须达多不会舍一切财宝奉献。于是告知须达多不须再铺黄金,园地已经属于他所有,但园中树木仍属于自己所有,也要以此献佛。”须达多欢喜异常,即刻返家找人开始动工。[4][5]

除邪步正

但是六师外道听说太子奉献园地供佛,怎肯成全?极力阻挠,立即跑到波斯匿王面前表示欲下战帖跟佛陀及僧众们斗法一决高下。如果外道输了,任由须达长者盖精舍;但是如果外道赢了,请国王立刻下令不准兴建,要佛陀及僧众必须一直长住王舍城,不准入舍卫国一步,如此保有各自势力地盘,互不侵犯。由于外道在舍卫国势力庞大,连波斯匿王也敬畏三分,于是国王召见须达多告知外道起意斗法之事,国王也深信六师外道必能得胜。须达多为此烦恼不已,忧愁全写在面容,舍利弗尊者见须达长者闷闷不乐主动关切,须达多将国王的话如实转达,他担心外道法术高强,佛陀及僧众不敌败阵,精舍就无法建立。舍利弗得知后安慰长者大可放心,六师之众就算遍满整个阎浮提如竹林一样多,也不能动佛陀与僧众一根毫毛。须达多见舍利弗如此自信转忧为喜,立即更衣求见波斯匿王,表达愿意接受外道的挑战。六师外道得到讯息后马上昭告天下,七日后将于城外宽博之处与佛陀及僧众等沙门斗法。舍卫国人民恭逢其盛,四处敲锣打鼓宣传这场史无前例的斗法大战。

七日一到,大众集结城外平博之处等候。国王及其六师敷施高座,只有须达多为舍利弗施设高座。

舍利弗先于树下入定冥思,此地外道习邪已久、憍慢自高,要以何德降伏?极思以德降伏并发誓言:“若我在过去无数劫中,慈孝父母,敬顺沙门婆罗门者,则让我进场时,一切大众皆向我行礼。”但时刻已至,六师外道见舍利弗还坐树下未有任何动静,便向波斯匿王进谗言:“佛陀弟子必定是自知无术,害怕才不敢上前迎战。”国王转告须达多,斗法时辰已到,佛陀弟子应该正面接受挑战。须达多赶紧到舍利弗面前跪求起身,舍利弗便出定整理衣服,以尼师坛置于左肩上,安详缓步而行,如狮王般稳重来到众人面前。众人一见舍利弗法相庄严无比,竟不由自主起身合掌,如风吹草偃般全都躬身向舍利弗行礼,这时舍利弗便到须达多所敷之位上座。

降伏外道

六师外道众中有一人叫做劳度差者,擅长幻术法力高强,他当众以咒术变化出一棵树,树叶繁茂且长出奇花异果,树荫之大可遮蔽所有与会大众。众人都惊赞不已,舍利弗便以神通力化出一股强风,将树连根拔起,大树瞬间倒地碎为微尘,众人就说第一局舍利弗获胜,劳度差落败。劳度差不服,再变出一座喷水池,四面以七宝镶成,池中开出美艳莲花,众人叹为观止。舍利弗神变出一头巨大六牙白象,每根牙上都开七朵莲花,每朵花上有七仙女歌舞,大象缓缓走向池边,吸光池水,众人看得目瞪口呆,都说第二局又是舍利弗战胜,劳度差失败。劳度差又变出一座七宝山,七宝庄严,泉池树木,花果茂盛。众人都说是劳度差所变。舍利弗立即变化出一位金刚大力士,以金刚杵挥打宝山,宝山立刻被摧毁无馀。众会皆说第三局还是舍利弗夺胜,劳度差失败。劳度差又变出一条有十个头的龙飞旋虚空,无量珍宝如雨从空而降,龙首发出如雷巨响,大地为之震动,惊动会场所有人。众人都说这一定是劳度差所作。舍利弗便化作一只大鹏金翅鸟王,冲向十头龙,利爪撕咬擘裂啖食。众人就说第四局是舍利弗战胜,劳度差不如。劳度差又变出一头肥硕力大无穷的牛,麤脚利角踱地大吼奔突来前。舍利弗接招变化出一头狮子王,将牛分裂食之。众人都说第五局是舍利弗获胜,劳度差技穷。劳度差又变其身,化作一个鬼夜叉形体又长又大,头上火燃,目赤如血,四牙长利,口自出火,腾跃奔赴,凶恶无比。舍利弗自化其身,变作管领众夜叉之王,即四大天王的北方毘沙门王,夜叉一见心生恐怖,才想脱逃,但四面火起无退路,唯舍利弗身边,清凉无火,夜叉只好屈伏,五体投地,向舍利弗求哀逃命。

两造交手数回合胜败立分,众人唱言舍利弗全胜。此时舍利弗飞升至虚空,现行、住、坐、卧四威仪,身上喷出清水,身下发出火焰,从东边消失,又从西边踊现;从西边消失,又从东边踊现;北边消失,从南边踊现;从南边消失,从北边踊现。或现巨大身躯遍虚空,忽然间又缩小,或者分一身或分百千万亿化身,再合为一身。一会儿在虚空,一会儿又在地上,履地如履水,履水如履地,变幻莫测。舍利弗作此神变又马上收神通回座,这时会中大众亲眼目睹其法力高超从未曾有,各个心生欢喜赞叹莫名。舍利弗趁势为大家说法,在场众人随各自宿福因缘得果,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六师徒众及其三亿弟子佩服舍利弗五体投地,欲追随其出家学道。

兴建精舍

舍利弗尊者成功摄伏外道,精舍得以建立无疑,便与须达长者连袂来到工地,须达多的手捉绳子的一头,舍利弗尊者捉另一端,两人共同丈量精舍的范围。此时舍利弗含笑,须达好奇问舍利弗为何而笑?舍利弗回答长者:“您开始建立精舍,其实六欲天的宫殿就已经完成了。”舍利弗立即神通示现给须达长者观看神圣庄严的六欲天宫殿。须达问舍利弗六欲天何处最为快乐?舍利弗说:“离人间较近的下三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色欲深厚。而最高的二个天界,即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憍逸自恣。唯有第四天都率陀天,少欲知足,而且有一生补处菩萨住在彼处,若您来生转生其中,仍可继续听闻佛法,法训不绝。”舍利佛告知须达长者因果不灭的事实,长者曾于毘婆尸佛时,在此地为世尊起立精舍,而地上这些蚂蚁已存在。尸弃佛时,也为佛造立精舍,这些蚂蚁同样在地上生出。毘舍浮佛时,长者为世尊于此地中起立精舍,而蚂蚁也在。拘留秦佛时,长者亦为世尊在此地中起立精舍,地上同样是这些蚂蚁。拘那含牟尼佛时,长者为世尊于此地中起立精舍,依然又见这些蚂蚁。迦叶佛时,长者亦为佛于此地中起立精舍,眼前这些蚂蚁还于地中生,时至今日,已经过了九十一劫,而这些蚂蚁依旧受报“化生”身,不得解脱。可见生死长远无尽,唯独超生福报最重要,历劫千生,不可不种啊!”须达听闻舍利弗说明因果后,对著地上的蚂蚁感到万分的悲悯[6][7]

须达长者设计精舍非常考就,以妙栴檀,用为香泥,别房共有一千二百处。每一百二十处,设一打犍椎。当精舍建妥后,便开始迎请佛进驻。须达欲将迎请佛僧殊荣让给波斯匿王,便前往谒见波斯匿王报告希愿陛下派遣使者迎请佛陀入城。波斯匿王即刻派遣使者往王舍城迎请佛陀。世尊在四众弟子的前后围遶下,放大光明,震动大地,浩浩荡荡前来舍卫国,及至城边,大众手持诸供具恭敬迎待。世尊走进国内至广博处,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脚指按地,地皆震动。城中伎乐不鼓自鸣,盲聋喑哑及身偻癃拘怪症者皆得痊愈。男女老幼亲眼目睹种种瑞应,欢喜踊跃,纷纷来到佛前集聚。这时世尊犹如一位精湛良医随病投药,并为大众宣说妙法,闻者各依宿缘所应得果,有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者,也有种辟支佛因缘者,也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总之皆大欢喜,人人奉行佛陀法教不缪。佛陀最后告诉阿难,园地为须达长者所买,园中树林花果属祇陀所有,二人同心共立精舍,功德巍巍,应以二人之名称此园林,以祇树给孤独园流芳后世,阿难及四部众弟子听闻佛所说,皆顶戴奉行。[8]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