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2日 (日) 10:48 由 Zy9965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朱熹''' (南宋理学家) 同义词 '''朱子'''(朱熹的尊称)一般指朱熹(南宋理学家)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朱熹 (南宋理學家)

同義詞 朱子(朱熹的尊稱)一般指朱熹(南宋理學家)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 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