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雲藏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鐵雲藏龜》,中國第1部甲骨文著錄書。劉鶚著。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10月抱殘守缺齋石印本,線裝,6冊。1931年5月上海蟫隱廬石印本,與《鐵雲藏龜之餘》合6冊,附鮑鼎釋文。1959年台灣藝文印書館重印本。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1903年本分6冊。第1冊,有羅振玉、吳昌緩、劉鶚序,收甲骨拓本160片;第2冊,收拓本174片;第3冊,收拓本178片;第4冊,收拓本176片;第5冊,收拓本180片;第6冊,收拓本190片。總計全書共收錄甲骨1058片,除去偽刻與重複出現者外,實收1051片。第1冊自序敘述了甲骨出土始末,購求原委,並考證繇辭體例。從甲骨上刻有祖乙、祖辛、祖丁、母庚諸稱,認為這是「殷人的刀筆文字」,當時,引起學術界極大的重視。所收的1000多片甲骨,大多數為龜甲,也有一部分牛肩胛骨。其時代以第1期為多,第2期次之,第3期很少,無第4、5期卜辭。(甲骨文第1期為盤庚、小辛、小乙及武丁時代,第2期為祖庚、祖甲時代,第3期為廩辛、康丁時代,第4期為武乙、文丁時代,第5期為帝乙、帝辛時代)。書中所載甲骨,偽刻的4片,拓本倒置的12片。所收甲骨以小片居多,但內容較豐富。包括祭祀、農業、方國、田獵、天氣、商業、交通、王事、疾病……等,其中有不少卜辭,是學者們研究殷代歷史經常引用的資料。
本書雖有印刷不佳的不足之處,但這是公開印行的第一部甲骨文著錄書,使甲骨文由古董收藏轉為科學研究的對象,為當時和以後的學者從事甲骨文和商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學術界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本書在甲骨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介紹
劉鶚(1857—1909),字鐵雲,江蘇丹徒人。通數學、醫術、水利等,又擅長文學,著有《老殘遊記》。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鐵雲藏龜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