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傑克·路易斯·達維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2日 (四) 21:23 由 家事天下事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杰克·路易斯·达维特(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也是一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拿破仑时代曾教育出一批优秀的美术家,在他死后成)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傑克·路易斯·達維特(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傑出畫家,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他也是一位重要的美術教育家,他在拿破崙時代曾教育出一批優秀的美術家,在他死後成為法國繪畫的傑出人才 ,並使法國取代意大利成為歐洲美術運動的中心。外文名稱 Jacques Louis David

姓名 傑克·路易斯·達維特

國籍 法國

出生地 巴黎


出生日期 1748年

逝世日期 1825年

職業 畫家

代表作品 《馬拉之死》雅各賓黨執政期間,達維特成為共和政府的文化與教育委員。他以充沛的感情創作了《網球廳宣誓》、《馬拉之死》、《列弗列蒂埃》、《少年巴拉》等一系列謳歌法國大革命的優秀作品。雅各賓黨失敗後,他一度消沉,直到拿破崙執政,他又成為拿破崙的首席畫師, 以古典主義的宏大形式創作了《皇帝的加冕禮》、 傑克·路易斯·達維特 傑克·路易斯·達維特 《皇后的加冕禮》、《拿破崙騎馬像》等歌頌拿破崙的作品,極受恩寵。1816年,拿破崙失敗後,達維特流亡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作有《薩賓婦女》、 《疲倦的戰神馬爾斯》等,流露出對於鬥爭的厭倦。

1748年 達維特(大衛)出生於巴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最初的繪畫老師是他的親戚,著名的羅可可畫家布歇.弗朗索瓦(Boucher Francois,1703-1770)。

1758年 十歲時父親去逝,由其叔父和建築師德麥戎撫養。

1766年 和皇家繪畫雕刻學院歷史畫家維恩學畫。

1774年 從皇家美術院畢業後獲羅馬大獎,赴意大利遊學,深受意大利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美術影響。在那裡他愛上了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作品。他認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美術才是近代畫家的學校,近代美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1780年 達維特返回巴黎。他很快接受了狄德羅的激進思想,對封建王朝的腐朽現象深惡痛絕。

1784年 再次去羅馬並創作了歷史畫"荷拉斯兄弟的之誓"。

1793年 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王朝,達維特加入了資產階級左翼的雅各賓黨,並被推舉為國民議會主席。達維特因雅各賓黨兩次入獄。同年,雅各賓黨的領導人馬拉被刺,達維特懷着悲憤的激情創作了"馬拉之死"。

1794年7月 熱月黨人發動政變,推翻了雅各賓黨專政,因達維特參加了雅各賓黨,他被羅列了17條罪狀而被捕入獄,險遭殺身之禍。

1799年 成為拿破崙的首席宮廷畫師。同時期他還教出一批優秀的畫家,如: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等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

1814年3月 拿破崙失敗。

1816年 達維特作為一個弒君犯而被迫僑居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1825年 客死異鄉,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