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地中海僧海豹

尹月华讨论 | 贡献2021年12月13日 (一) 15:22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地中海僧海豹</big> ''' |- | File:9f510fb30f2442a7a093a74fd14…”)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地中海僧海豹

地中海僧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为现存三种海豹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长2.78m,

体重400kg,一般重250~300kg。头部很圆,且密被短毛,看起来宛如和尚头而得名。新生仔兽黑色,

具白斑,4~6周蜕毛。幼兽体背银灰,腹侧色淡。成体一般背部色深,腹面淡,

有的大部深色,有的腹面白斑大。个体间变异很大,是本种的特点。

外文名Mediterranean monk seal

别 名僧海豹中文学名地中海僧海豹

拉丁学名Monachus monachus

界动物界

门脊髓动物

亚 门脊索动物亚门纲哺乳纲

亚 纲真兽亚纲目鳍足目科海豹科属僧海豹属物种命名人Hermann

物种信息

最大体长2.78m,体重400kg,一般重250~300kg。头部很圆,且密被短毛,看起来宛如和尚头而得名。

新生仔兽黑色,具白斑,4~6周蜕毛。幼兽体背银灰,腹侧色淡。成体一般背部色深,腹面淡,

有的大部深色,有的腹面白斑大。个体间变异很大,是本种的特点。产仔期甚长,5~11月,达7个月,

9~10月为高潮期,喜在洞中产仔,水中交配,一雄多雌型。以羊鱼、竹夹鱼、鲷、鳐和章鱼等为食。

喜在浅于35m的水域觅食。原分布于黑海西和南岸、地中海、非洲西北岸到布朗角南、毛里求斯、马德拉和加那利群岛。现数量很少。

生物特征

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它吻部短宽,额部高而圆突。没有外耳,可有很好的听觉能力。僧海豹喜欢热

带温暖的海水,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

身体外表平滑,几乎成了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和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水中的灵巧,

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种鱼类。而到了陆地上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

只好缓慢的匍匐爬行。僧海豹脸上长着又黑又密的刚须,两只黑眼睛又大又亮。僧海豹很聪明,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它们对人类很友好,当它们遇到在附近游泳的人时,就会好奇地游到人的面前,直愣愣地盯着人的脸看上一阵,然后悠

然自得地游开。它们游泳的姿势非常优雅,好像根本不用鳍划水,只是身体略略晃动,便能毫不费力地在水中转来转去。

在它们生活的海域有着丰富的食物,僧海豹们吃饱喝足了就在水中互相追逐,翻滚打闹。当然恼怒的时候,

它们也会扭打撕咬,所以它们的身上经常有一些牙齿的痕迹。

生物繁殖

僧海豹的交配很有意思。其它种类的海豹交配时都是在岸上或者在冰上进行,惟独僧海豹是在水中进行交配的。

雄海豹一旦发现发情了的雌海豹,就会对其穷追不舍,当雄海豹追上雌海豹后,会用身体使劲地摩擦雌海豹,

直到雌海豹同意交配。双方达成"协议"以后,就开始了结婚仪式。它们先是将头伸出水面互相吼叫一阵,

然后潜人水中跳一阵"圆圈舞",它们左翻右转,在身后留下一串长长的尾浪,雌雄海豹在翻滚的过程中还时

不不时扭过头互相咬上一口。婚礼进行到一定的时候,雌海豹会猛然下潜,躲到海底参差不齐的岩石缝中,

雄海豹在后面也会紧跟过去,雌海豹把整个石缝占得满满的,雄海豹也想挤进去,但毫无办法,最后雄海豹

咬着雌海豹的尾巴,把它从石缝中拉出来,并将它的腹部朝下压在沙上并骑上去。这时原来来回乱窜、

狂躁不安的雌海豹突然变得温顺起来,一动不动地趴在水底等待交配,大约1分钟后,雌雄海豹分开了,

交配也就完成了。完成了任务的雌雄海豹随后就各自游开了,以后不再有什么瓜葛。

地理分布

地中海僧海豹被发现在地中海和黑色公海,并沿西北非洲约34 * 12月31日它们的存在对离岛到目前为止,

境外表明,至少偶尔境外合资企业。对土地,他们选择岩石的海岸线,与偏好海蚀洞和洞穴是普遍无法从

土地(有时只有潜艇入口处)。在西非,他们上岸就开放的泳滩游泳。

三种分类

世界上共有3种僧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地中海僧海豹和加勒比僧海豹。令人忧虑的是:加勒比僧海豹自19世

纪50年代被发现以后一直未再见其踪影,有人怀疑这种僧海豹已经绝种了;地中海僧海豹曾经数量众多,

但是今天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据估计最多还有500多头;夏威夷僧海豹的处境也不妙,大约只有1500头。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三种僧海豹经历了不同的进化过程。但是,它们都是在几乎没有天敌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

所以,这三种僧海豹防卫天敌的本领就特别弱。在被贪婪的人们捕杀的时候,它们很难抗拒。因此,僧海豹的种族才会不断衰落。

科属简介

鳍足目的一科。身体肥胖而圆 ,体型呈纺锤 状;头圆,颈粗,头上无外耳壳;四肢短而宽,具5趾,

均呈鳍状,但后肢和尾相连在一起,永远向后,故上陆后不能步行;牙齿尖利。共12属19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

在北半球寒带海域多,在南极和温带海域少。海豹类最大的种类为象海豹,雄性体长 6 米,体重达3000千克,

并有长30厘米的鼻子,可以自由伸缩。皮粗,体被毛稀少,皮下有厚脂肪层。以鱼类为主食。吼声洪亮。

配偶方式为一雄多雌。从前在南太平洋、南极数量多,现数量已稀少。在中国辽宁、山东等省沿岸最常见是港海豹,

全身灰黄色,布满棕黑色斑点,颇似豹的斑纹。体长1~1.5米 ,体重50千克。以鱼类为主食 ,兼食贝类。

在渤海湾内,3~4月跟踪黄鱼群南移,冬季又随鲮鱼北上。港海豹的睡眠,以及繁殖期间的交配、产仔、育幼等 ,

均在沿岸、岛屿或冰块上进行。海豹在水内能灵活上升到水面呼吸,俯仰均能游泳,但上陆后则行动缓慢、笨拙,

只能匍匐蠕动,拖曳前进。每年 2 月,港海豹在大块浮冰上产仔,每产 1 仔,初生幼海豹遍体白色,为天然保护色。

雌海豹的妊娠期8~9个月。港海豹皮和油脂均可利用。因数量减少 ,在中国已列为保护动物。

种类特征

海豹科Phocidae成员身体肥胖,皮下脂肪厚,颈粗头圆,后肢和尾连在一起,永远向后,在陆地上只能借助身体的

蠕动而匍匐先进,非常笨拙,但是在水下则相当灵活,且善于深潜,可以潜入数百米的深处。海豹科成员大体可以

分成北方和南方两各类群,二者可分置于海豹亚科Phocinae和僧海豹亚科Monachinae,海豹亚科分布基本限于北半球,

而僧海豹亚科除了南半球以外,在北半球的南部也能见到。

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小,体长多不超过2米,主要集中于北冰洋海域,在北温带各个海域也能见到。北方海豹中

人们最熟悉的是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斑海豹(港海豹)Phoca vitulina和大齿斑海豹Phoca Phoca largha,

后者可见于中国黄渤海一带。北方海豹中比较特殊的是贝加尔海豹Phoca (Pusa) sibirica,分布于贝加尔湖,

是仅有的淡水海豹,其究竟如何到达那里尚不得而知。另外一种分布于湖泊中的海豹是分布于世界最大的咸水

湖里海中的里海海豹Phoca (Pusa) caspica,可能是里海尚未成为湖泊时来到这里的。

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大,其中体型最大的南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雄性体重可达3吨左右,是鳍脚类也是

食肉类中体型最大的成员。南象海豹分布于南极和亚南极一带,另有一种北象海豹Mirounga leonina分布于北美洲西海岸,

和南象海豹分布区相差甚远,但二者非常相似。象海豹不仅体型巨大,而且有可以伸缩的鼻子,与象颇有些类似,

象海豹有时候也称海象,容易和海象科的海象混淆。

南方海豹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成员还有几种僧海豹Monachus,包括地中海僧海豹Monachus monachus、

夏威夷僧海豹Monachus schauinslandi和加勒比僧海豹(西印度僧海豹)Monachus tropicalis三种,

是适应温暖海域的海豹,如今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其中加勒比僧海豹已经灭绝。南方海豹中最特殊的是

南温带至南极海域的豹海豹Hydrurga leptonyx,豹海豹是仅有的以温血动物为主食的海豹,嘴很大,

游泳迅速,捕食各种海鸟和其它海兽。豹海豹与其它海豹不同,主要用前肢来划水,而不是用后肢。

食蟹海豹Lobodon carcinophagus是豹海豹的近亲,二者的体型和分布范围均相似,但习性相差较远。

食蟹海豹并非食蟹,而是以南方海域大量出现的磷虾为食,磷虾为南方海域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食蟹海豹也是数量最多的海豹之一。

物种现状

在三种现存的僧海豹当中,体型最大,可长到约3米长。背部为暗褐色,腹部则呈微黄的灰色。以前分布在从黑海至地中海全域,

以及非洲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但是由于它会捕食鱼类,因此被视为害兽而常被捕杀,有时也会被困在鱼网中而溺毙。

又由于受到海水污染的迫害;现在约仅存500头以下的数目。它们急需拥有国的保护,而保护之道必须严防人类从

小岛沿岸及沿大陆的断崖等处侵。19世纪50年代数量曾达5000只,其后的半个世纪里,该数量时有浮动,至1992年最低点

为数百只。最新发现600只僧海豹生活在地中海。在突尼斯和摩洛哥,由于蛙人式潜泳猎杀僧海豹为乐,僧海豹所剩已寥寥无几。

物种危机

除了捕食之外,僧海豹喜欢在僻静的岛屿上晒太阳,常常几十上百的聚集在一起,进入15世纪后,僧海豹宁静的

生活被人类彻底打破了,因为加勒比海地区一直是欧洲及美洲列强相争之地,早在1462年就有西班牙人进入此地,

后来英,法,丹麦和美国等一些国家的人也先后来到这里,并且开始逐渐进入到了加勒比海腹地各个岛屿,

而这些岛屿正是僧海豹常年栖息之地.由于食物短缺,人们来到这里后,便开始了捕杀海豹来充饥。

在陆地上笨拙的僧海豹只能束手就擒。因小海豹浑身长着厚密的乳毛,可以制成上好皮毛制品,因此也

没能逃脱噩运.就在猎食僧海豹的同时,人们又发现海豹油是一种非常好的油料,这下情况就更糟了。

到了19世纪,随着这些国家实力的增强,他们想占有更多的殖民地,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加勒比海地区.

为了获得更多的海豹油,海豹皮,这些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捕杀行动.美丽的海滩瞬间变成了屠宰场,

到处都是僧海豹的尸骨.顿时,蓝色的海水也被染成了红色。

20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始使用更先进的捕杀工具,僧海豹数量一天天减少,

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对海豹皮毛,油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终于,到了1952年,

僧海豹灭绝了。僧海豹是被人类伸向海洋深处贪婪的欲望消灭的。

新闻报道

美国联邦机构证实,只在加勒比海地区出没的加勒比僧海豹已灭绝,成为第一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海豹。

生物学家警告,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也可能面临相似的命运。

美联社7日说,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渔业署官员证实了加勒比僧海豹灭绝的消息。渔业署生物学家凯尔贝克说,

这使它成为第一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海豹。

加勒比僧海豹的数量一度达25万只。因它们常栖息于海滩,遭人类大量捕杀,数量锐减。人类最后一次看到

它们的踪迹还是在1952年。有人在牙买加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之间的海域看到了这种海豹,此后它便“销声匿迹”。

除了加勒比僧海豹,贝克说其它僧海豹的数量也在锐减。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的数量目前分别为1200只和500只。

前者的数量还在以每年4%的速度递减。

“当物种濒危时,它们抵抗疾病和鲨鱼威胁的能力下降,”贝克说,“希望人类从加勒比僧海豹灭绝中吸取教训,

加大对其它僧海豹的保护力度。”

目录

保护行动=

环境署推动环大西洋国家保护地中海僧海豹 2007年10月18日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养护野生动物移栖物种公约》的支持下,毛里塔尼亚、摩洛哥、

葡萄牙和西班牙日前签署了一份保护东太平洋地中海僧海豹的谅解备忘录。

环境署希望所有环大西洋国家都能加入到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的行列中。

地中海僧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头部很圆,且密被短毛,看起来宛如僧头,因此而得名。

保护地中海僧海豹种群对于保护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渔业活动、人类猎杀、

污染以及有毒浮游生物等人类和自然因素,东大西洋地中海僧海豹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目前世界野生的地中海僧海豹数量大约只有500只。

《养护野生动物移栖物种公约》将这一物种列为极度濒危的海洋哺乳动物之一,要求各国禁止捕获和猎杀海豹,

保护它们的栖息环境,并对其它可能威胁它们生存的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2005年,《养护野生动物移栖物种公约》缔约国会议通过了《保护东大西洋僧海豹行动计划》,

为国际合作保护僧海豹提供了框架。行动计划使国家、地方和私营部门的保护项目能够协调行动,防止僧海豹数量继续减少。

渔民合作

地中海僧海豹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哺乳动物。尽管许多地方都禁止渔民捕杀僧海豹,但是渔民总是抱怨僧海豹破坏了

他们的渔网,同他们争夺鱼类资源。现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和渔民合作,

希望找出一种既能保护僧海豹,又能改善当地渔民生活的办法。

这里是土耳其奇里乞亚门海岸,有24只僧海豹在这里生活。它们喜欢寂静的环境,因此僧海豹在海底岩缝中生活、繁殖。

为了更好的保护僧海豹,人们潜入狭小漆黑的岩石缝隙,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随时记录僧海豹的生活状况。

僧海豹研究人员阿里·杰马尔·古楚:你可以看到这些从洞里发回的图像,我们能在监视器上看到它们,

由此我们知道僧海豹要睡很长时间,有时甚至一次连睡96个小时中间不会醒来,这对于我们来说很新鲜。

这些洞穴对于僧海豹来说非常重要,它们在这里繁殖后代,不用担心风暴和其他天敌的威胁。在这里,

小海豹还能从母亲那里学会不少生存技巧,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但随着这片海岸的开发,工业船只和游客们的到来都增加了海水的污染,影响了僧海豹的栖息地。

更大问题是由于生活区域正在不断丧失,僧海豹的食物来源越来越短缺。鱼类是僧海豹的主要食物来源,

但渔民们同样要靠鱼类为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人们。

目前,渔民和科学家已经达成协议,围绕着僧海豹居住的洞穴建立了两片限制捕鱼区。

调查显示,这两片区域里鱼类的数量已经有明显的回升。

其次,有关部门还加强了对这些区域附近非法捕鱼的打击。在这样的环境下,渔民和僧海豹都拥有了正常的生活环境,

他们之间也不再是竞争对手的关系,而变成和平相处的邻居。

记录电影

地中海僧海豹是世界上最珍稀的海豹,目前的数量不超过300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土耳其政府联合宣布:他们

将在土耳其南部Silician海岸线上绵延200公里的地区禁止人类的干扰和开发,从而为那些仅存的地中海僧海豹提供舒适的避难场所。

该片指出:到2020年,估计有75%的世界人口将会居住在离海岸线50英里以内的区域。高档别墅正侵占着僧海豹曾经

生活过的海滩,不断扩张的工业所引起的污染正威胁着全世界近海生物网。

大型渔船的大量捕捞也危及到小渔船的生计以及僧海豹的食物来源。

WWF希望人类对待世界海洋的态度能有大的变化,不仅要确保那些海豹未来的安全,还要保护那些依靠海洋维持生计的人们。

片长:4分钟19秒 报道地:土耳其


相关

本报讯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最近对地中海地区哺乳动物的评估表明,

该区域1/6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这是IUCN红色名录首次对地中海哺乳动物进行的濒危等级评估。

该研究评估了地中海区域除鲸类和海豚以外的320种哺乳动物 。

CITES附录I 国内于2018年10月9日被核准为2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

参考资料

  1. 地中海僧海豹,搜狗, 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