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让·皮埃尔·索维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对中进步讨论 | 贡献2019年2月25日 (一) 20:44的版本 獲得諾貝爾化學原因

重定向页面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让•皮埃尔•索维奇
让•皮埃尔•索维奇
原文名 Jean-Pierre Sauvage
出生 1944年
法国巴黎
国籍 法国
职业 科学家

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男,1944年10月5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法国化学科学家,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2016年10月5日,因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1]

获奖记录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当地时间2016年10月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J·弗雷泽·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和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这三位科学家将各享有三分之一份额的诺贝尔化学奖。

让-皮埃尔·索瓦日分子机器[2]

  • 分子机器”见证了科技的小型化(miniaturisation)如何引发一场革命,也为化学研究开启新页。

分子电梯分子肌肉分子马达

  • 伯纳德·费林加则是第一位设计出“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的科学家。1999年,他成功让一具分子转子叶片(molecular rotor blade)持续以同一方向旋转。后来他更利用分子马达转动1个长28微米、体积是其1万倍的玻璃汽缸,并且开发出一部“奈米车”(nanocar)。

获得诺贝尔化学原因

主要成就

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在“合成分子机器”方面,发明了“全世界最小的机器”,将分子合成在一起,使其成为极微小的电机和传动装置,这些机器比一根头发丝的1000分之一还要细。因此,他们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背景信息

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颁发了107次。 该奖项于每年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参考资料

  1.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法荷三国科学家因“最小机器”获奖
  2.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Nobel_Chem_2016_Ch3的引用提供文字